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语文上册]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说勤奋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 ( 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板书计划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9:02 , Processed in 0.07262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