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教学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圆圆的沙粒》是"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朗读中品味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课堂上,我准备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获得独特的感受。
  2、在想像中体会
  语文课上,应重视为学生创设"想像"的平台,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本课教学时,我想抓住文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通过交流进一步体会到:圆圆的沙粒为了变成一颗珍珠付出了多大地努力呀。恰当填补了课文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第一部分的省略号,可让学生想一想:同伴们还议论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第二部分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可启发学生想像: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3、在对比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三维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抓住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在情感、态度、生活场景、获得的结果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06:14 , Processed in 0.05621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