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回复: 0

[语文上册]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 练习二 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一、学会看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图标,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等。
  2、投影出示:如果小芳从家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如何走吗?
  听教师讲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从学校到小芳家的住址和走法。并选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内交流讨论
  二、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
  1、先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再说说如何走,互相评议。
  2、自由写写画画,设计一张家庭住址“名片”。
  3、集体评议。
  教师巡回指导
  三、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和变迁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 照汗青。”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 三课 时
  口语交际
  介绍我的朋友
  一、介绍朋友,指导选材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吗。
  2、提出要求
  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
  (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
  二、讲伙伴,指导交际
  1、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自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
  (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
  2、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
  四、表演,练习对话
  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
  五、评议、选最佳角色
  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
  (先请平时不太大胆的学生上台表演,多鼓励他们)
  关于《练习二》口语交际的反思:
  创设情景    强调互动     注重反馈
  “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练习二的口语交际主题是“向家人介绍来家做客的朋友”。这个口语交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许多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我们的课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复制生活,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训练,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培养其基础口语交际能力和基本正确的交际态度与语言习惯。
  本次口语交际“向家人介绍来家做客的朋友”,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蕴含着丰富内容的口语交际主题。是通过陈述自己对熟悉对象的感受、了解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交际行为。陈述的对象是熟悉的朋友,必须先对要陈述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或理解,而后才能组织、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生动的介绍和说明。
  教学中经过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关注生活,创设情境。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本次口语交际中我引导学生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什么时候你会请朋友回家呢?
  生1:我过生日,请他们来吃蛋糕。
  生2:我买到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时,我也会请他们来我家玩。
  生3:有时候朋友有事需要我帮助时,他们也会来我家。
  ……
  二、强化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
  教师扮演家长,学生介绍自己朋友,教师随机点评。
  片断
  师:这个小朋友和你关系怎样?
  生:他是我在这个班上,最好的朋友,我们下课的时候形影不离。……
  师:那这个小朋友有什么特长吗?或者有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生:……
  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交际目的是为了示范作用,并且在师生互动中规范学生语言,在点评中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
  三、关注对应,评价提升
  口语交际教学在于能力培养,加之小学生对枯燥、干瘪的口语交际知识与方法也缺乏兴趣与敏感,所以教师指导的重点与方式,不是讲授大量系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而是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活动实践中,关注他们的交际行为中的对应能力,在学生最需要时,相机评价,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知识,点拨语言表达。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走进生活,在情景中进行交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13:39 , Processed in 0.09110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