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语文上册]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
  (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
  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3、4节
  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2、学习第二部分
  (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
  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
  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
  六、七两节
  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
  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
  (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
  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
  三、学习课文第八节。
  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
  (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2)齐读这节。
  三、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
  1、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09:08 , Processed in 0.05490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