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2、三味书屋
教学目的:
一、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来历”“料理”“信念”“毫不松驰”等词语。
五、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3、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 理解课文,体会句子的意思及文章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难点:
1、通过课文讲了几件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其中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书写格言谚语,以便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4、多加一句话
教学目的:
1、认识四个生字。
2、通过法国着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深人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法国着名诗人帮助盲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艺术产生的巨大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图片、文字)。
积累·运用一
教学目的:
一、理解6句谚语,熟读成诵学会用简单通俗的话说明深刻的道理。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组织秋游活动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谚语熟读成诵学会用简单通俗的话说明深刻的道理。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成语故事的好处。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理解谚语是在群众中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学习谚语很有意义。
2、学生熟读成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第一句告诉我们记录胜过记忆,要以记录帮助记忆;第二句强调要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第三句把知识比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要不断地学习,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第四句告诫我们练本领不能间断;第五句用珠宝与知识对比,希望我们不要做外表好看而知识贫乏的人;第六句指出一个人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练就真本领。这几句话的意思只要学生在读中感悟即可。
3、搜集本单元课文中的名言、谚语
4、补充一些谚语让学生读背。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要求学生课后找谚语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闻鸡起舞”讲的是祖逖立志为国家效力,夜里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刻苦练武,最后得到老百姓拥戴的事情。
4、引导学生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教育。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入手。
先让学生细心观察插图,从小朋友采集标本、登山、摘果子三幅画面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和秋游的乐趣,激发口语交际的愿望。
2、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秋游活动,说说自己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
3、学生自愿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全班评议,看哪个小组的想法好。
5、总结语言表达。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这次习作是记暑假中最感兴趣的事。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首先要结合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启发学生回忆暑假生活,拓宽选材思路。
B启发学生交流自己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告诉别人的事。除了教材提示的游览风景名胜、参加公益活动、学会某种本领之外,还有书海泛舟、科学探秘、实验制作、接待远方来客、走亲戚、看电影、网络见闻、农事活动、小种植、小饲养等等。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已有体验,做到按事情经过,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5、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三、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6、爸爸和书
教学目的:
一、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为什么珍贵,教育学生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二、知道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书的经过的,训练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给“我”买书经过的部分,懂得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知道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书的经过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黄继光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英雄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意思。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八━━十一段。
教学重难点:
理解黄继光在枪林弹火中顽强战斗的大无畏精神。给课文分段的依据,怎样分析段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8、壮丽的青春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教学难点:什么是壮丽的青春?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
积累·运用二
教学目的:
一、学习12个成语,熟读、记忆,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组织角色扮演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成语熟读、背诵。
二、训练阅读能力,教育学生做人道理。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理解成语。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内容都是侧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
3、搜集课内外成语,老师可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找成语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本文叙述了一位法国老奶奶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锲而不舍的精神。
2)指导了解叙述的顺序。短文先讲人们对法国老奶奶的称赞,接着具体叙述老奶奶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纯白色金盏花的经过,最后用作者美好的愿望结束。
3)指导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启发学生从“绿手指”一词在课文里的不同意思入手感悟、思考。
4、引导学生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教育。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入手,创设情境。
在讲台左边放一张小桌子,上面摆几本书,仿佛书店的一角;在另一侧放两张椅子和一个茶几,好像家庭的一角。
2、启发学生模仿营业员、“我”、“爸爸”,围绕购书展开对话,先打一下对话稿。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可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组练习后,可选代表到台前表演,全班评议,看哪个小组演得好。
5、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不同角色的“演员”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文明用语等等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这次习作要求记叙自己一位小伙伴的一些事。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首先要结合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指导他们从生活积累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到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事可写。然后指导学生把事情想清楚,并练习说一说。
B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一位小伙伴,谈谈他做过的一件或几件事,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适当点拨,归纳学生口述的内容,简要板书可写的事件。例如,踢球、下棋、捉迷藏、打雪仗、做数学题,共同制作玩具……说清楚了,说连贯了,再写下来。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已有体验,做到按事情经过,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9.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一、学习诗句,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起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三、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景色。
教学准备:
幻灯、录音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10、颐和园
教学目的:
一、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能按照课文所浏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 个词语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1、高大的皂荚树
教学目的: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二、学习本课新词。并用“格外”、“曾经”造句。
三、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四、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理解课文结尾作者“沉思”的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12、海滨小城
教学目的:
一、结合插图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每逢”“甚至”造句。
三、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海滨小城的景色的特点。
二、学习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三、海滨景象的想象与理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积累·运用三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一首古诗。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指导作文。
四、教学生做剪报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一、成语熟读、背诵。
二、训练阅读能力,教育学生做人道理。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朗读古诗。
2、学生熟读成诵能理解。
3、点拔:了解诗中“静——动——动——静”的序。
3、找课外古诗多读多背。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抓住点明罗马特点的三句话:“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喷泉是罗马城的点缀”。
2)指导了解叙述的顺序。短文先总述罗马城与众不同,再分段描述遗址、雕塑、喷泉的多和美,最后指出罗马城不仅外在美,而且内涵丰富。
3)短文通过对遗址、雕塑、喷泉的描写,表现出罗马城的面貌和丰富的内涵。
4、在熟读和有所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完成文后思考第二题。
三、习作
1、明确题目。
本次习作要求写秋天的景物。要仔细观察,有所发现;展开想象,写出景物特点。
2、指导思路。
指导本次习作,要注意观察——激趣——选材——想象——叙述这几个环节。
A观察:组织学生到野外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特点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气息,或者回忆秋游活动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景象。
B激趣:回忆本组写景状物的课文,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周围景物的关注,感悟秋天的美丽,唤起表达的欲望。
C选材:鼓励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景物向同学说一说,教师要开阔学生思路,调动学生以往观察的积累,强调写自己观察到的,不要人云亦云;还要指导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弄清这一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特点,或者纵向比较该景物的发展变化,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
D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如,写秋叶一片片落下来,如果想象成“一片片黄叶飘落在地上,叶落归根,回报大地妈妈的养育之恩”;或者想象成“秋姑娘向人们发来一份份祝贺丰收的电报”……就会感染读者,激发遐想。
E叙述:要把景物的特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按顺序写下来。可以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边写景物边议论,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
4、讲评,誊写。
四、实践活动。
1、激发学生阅读报刊、搜集保存资料的兴趣,学习收集、积累剪报的一般方法,培养随时随地搜集资料的习惯。
2、从剪贴、分类、装饰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不要过多地讲解剪报的作用和方法。
3、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怎样做剪报,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4、从中挑选有意义的文章、图片,剪下来,按照一定的类别粘到一个大本子或一册旧杂志上,再加上标题,或画上花边。在教室里展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教育做剪报贵在坚持,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
13、五彩池
教学目的:
一、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的思想感情。
二、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12个新词。理解词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二、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14、珍珠泉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挂图
15、小狮子爱尔莎
教学目的:
一、学习课文,了解“我”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
二、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三、给课文分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我”费尽周折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狮子的过程中同爱尔莎产生的深厚感情。
二、给课文分段。
三、由人驯养的狮子与野生狮子的不同,由驯养到野生是一项科学研究,有关知识在文中的渗透。
教学课时:一课时
16、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8 个生字。
2、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3、 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发现朱鹮过程和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按预习提示初读课文,通过图书室或网络查阅有关朱鹮的资料。
2、 教师准备朱鹮的投影片或VCD。
教学时间:
1课时
积累·运用四
教学目的:
一、学习对子。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组织角色扮演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对对子。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叙述顺序。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理解对子。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配对,增加语言的变化,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3、搜集课外对子,老师可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找对子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短文描绘了一年四季最美的时候、最美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指导了解叙述的顺序。短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的,四个自然段并列,每个自然段先总写,后分写;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鼓励学生就自己认为的最美的季节畅所欲言,并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
你们希望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哪些破坏或影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自己应该怎样做?
2、确立思路,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环境保护的做法,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并能付诸行动。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这次作文是让学生自由写。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首先要结合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指导他们从生活积累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到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事可写。然后指导学生把事情想清楚,并练习说一说。
B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从两方面予以指导:一、写之前要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不要匆忙下笔;第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拘形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已有体验,做到按事情经过,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17、捞铁牛
教学目的:
一、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二、能组课文分段并学习给课文归纳段落大意。
三、学侍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四、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一、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是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在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三、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
18、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目的:
一、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中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三、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一、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的意思。
二、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三、理解、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二课时
19、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练习归纳段意。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谁字音,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这就是说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引导理解过去学过的寓言故事。
2、齐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
3、分段。
引导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进行分分段。
四、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铁罐凭什么看不起陶罐?
2、引导理解两者的不同对人态度,想事情况。
3、对话。
4、归纳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小组读,想两罐埋在地下多年后有什么不同之处?
2、指导理解陶罐的品质。
3、归纳段意。
五、总结课文。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习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20、长城砖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8.5厘米。厚9—9.5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 、自惭形秽 、软缎 、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
2、解词:
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自己出色的形象。
板书设计:
长城砖:自惭形秽──被赞扬──自信(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不骄不馁)
谁:觉得自己落后──被感动──有信心(?)
积累·运用五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名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组织角色扮演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古代名言警句理解。
二、训练阅读能力,抓住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学习古代名言警句。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讲的是学习、生活、工作中做人的一些道理。
3、搜集课外名言警句,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把名言警句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短文讲述的故事出自北宋文学这苏轼撰写的《文与可画yundang谷偃竹记》。
2)指导抓住短文内容。短文是写的是文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明成语的意思: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
看电视你喜欢吗?那对电视里的演员扮演的人物常常使你感动,那你能不能也改编文中角色的语言?怎样表现不同角色的动作神态?
2、确立思路,增强学生表现意识。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表演,教师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小组推荐上讲台表演。
5、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开阔思路,提高语言表达。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这次作文是编写童话。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首先要结合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指导学生把故事想清楚,并练习说一说。
B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从两方面予以指导:一、几种相关的事物可能存在怎样的联系,事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矛盾;第二,所编的故事有什么意义,要开拓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编出合理有新意的故事。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已有体验,做到按故事发展,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21、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幻灯、录音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22观潮
教学目的:
一、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本课新词。
三、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及有关知识。
四、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面容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这种壮观的景象。
二、学习作者的写作、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23.江总书记来我家
教学目的: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领悟运用动作、神情和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了解江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 工作作风,增强热爱领袖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领悟运用动作、神情和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了解江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工作作风,增强热爱领袖的情感。
2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积累·运用六
教学目的:
一、学习12个描写自然景观的成语或词组。。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联系动手做实验进行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12个描写自然景观的成语或词组理解。
二、训练阅读能力,抓住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学习12个描写自然景观的成语或词组。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其中对自然景观的精炼描写。
3、搜集课外词语成语,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把成语、词组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短文讲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竟然难倒了父亲和儿子,一个五岁的小孩替他们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2)指导抓住短文内容。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讨论:为什么“爸爸”觉得“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是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和“爸爸”苦苦思索两天想不出来,而一个五岁的孩子会突发奇想,找出满意的答案?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
你们做过些小实验吗?如不倒翁、用米汤、碘酒表演“白纸显字”;用纸折成小锅做“纸锅煮水”;用磁铁、铁针表演“会跳舞的纸人”等等。
2、确立思路,增强学生表现意识。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小组推荐上讲台演说。
5、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开阔思路,提高语言表达。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此次习作是给同辈(同学、朋友等)写一封信。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可让学生先读读短文,了解书信正文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B 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根据要求给同辈写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写信的内容,即把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讲真事,表真情。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实际,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25、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的要求:
一、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二、学习抓住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三、学习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和幻灯片
26、蜜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蜜蜂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及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护昆虫,爱护自然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努力动手实践的热情。
3、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把课文读懂的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与具体生动的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27新型玻璃
教学目的:
一、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二、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三、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朗读课文。
五、句子训练。
教学重点:
一、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二、进行词句训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28、2030年的一天
教学目的:
一、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进行自学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通过学生课前查阅的有关环境资料,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记中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造成这种环境恶化的原因。
3、你还知道哪些环境破环造成的恶果事件。发挥聪明才智,该如何治理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准备:环境污染事例
教学课时:一课时
积累·运用七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诗。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联系动手做实验进行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古诗。
二、训练阅读能力,抓住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学习古诗。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
《清平乐·村居》是一幅江南农村的清秋风景画和劳动风俗画。词的上阕,先写农家全景,茅檐低小,清清溪边,先闻吴侬野语,醉里欢容,谈笑相悦的柔和乡音,再见亲切朴素、白发老农夫妇。词的下阕,写农村劳动生活片断,大儿子在溪东地里锄豆,二儿子在编鸡笼,只有调皮的小儿子什么活也不干,躺在溪头剥莲蓬吃。
3、搜集课外词语成语,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把成语、词组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这是一篇介绍树叶书签制作方法的说明文。
2)指导抓住短文内容。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明白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制作树叶书签的步骤。
5、指导学生按短文讲述的顺序制作树叶书签。
三、习作
1、明确题目。
此次习作是根据一张相片回忆往事,写一个故事。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可让学生布置学生找有意义的家庭照,如,生日纪念、春节团聚、乔迁新居;也可以是与同学、朋友拍的照片,如,和同学参观游览、一起游戏的情景;还可以是个人生活照,如,在菜园里捉害虫,在学校里做实验。
B 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只要与自己有关,只要能引起美好的回忆,都可以。想想围绕它所发生的故事,不清楚的,可向父母或相关的人询问。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实际,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四、实践活动
1、激发兴趣。
爱科学吗?(引导学生把自然课上的一些有趣的小科技说一说)
2、确立目标,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学习或制作,教师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小组推荐上讲台演示。
5、总结成绩表现。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开阔思路。
29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3、理解文中的含义深刻的话,进行创造性想象。
4、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重难点:
1、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2、对课中含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3、通过学习课文,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抓住细节心理描写,提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形成认识上上的整体提升。
教 具:微机
教学课时:二课时
30、打 赌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
2、培养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进行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只要下决心,说话算数,就一定能改掉坏习惯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爸爸要和我打赌。
2、这次打赌值在哪?想一下,爸爸在和我打赌时都想了些什么?
3、懂得只要下决心,说话都算话,就一定能改掉坏习惯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31小珊迪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三、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1、继续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2、学习小珊迪的美好品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罪恶。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33 同一个名字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进行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
3、了解课文中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每张纸条上用的是不同的笔迹写着的却是同一个人我名字呢?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看到这个结果你会想什么呢?
4、从“热爱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中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积累·运用八
教学目的:
一、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联系动手做实验进行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抓住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其中进行品德修养的思想教育)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引自《左传》,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以失去善良的本性,不可以增长恶习。“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引自《后汉书》,意思是说要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引自明朝学者王守仁的《王文成公全集》。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错误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能改正错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引自《论语》,意思是说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要成全别人的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引自《三国志》,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3、搜集课外格言警句,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把格言警句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短文讲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儿子看望父亲时,在父亲休养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当高尔基看到儿子栽的花开放时,写信告诉儿子。信中说,如果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愉快。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要多奉献,少索取。
2)指导抓住短文内容。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讨论: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讨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
A大家爱听故事吗?会讲故事吗?
B你知道一些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资料、故事,就是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的好事吗?
2、确立思路,增强学生表现意识。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小组推荐上讲台演说。
5、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开阔思路,提高语言表达。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此次习作是根据一张相片回忆往事,写一个故事。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可让学生布置学生找有意义的家庭照,如,生日纪念、春节团聚、乔迁新居;也可以是与同学、朋友拍的照片,如,和同学参观游览、一起游戏的情景;还可以是个人生活照,如,在菜园里捉害虫,在学校里做实验。
B 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只要与自己有关,只要能引起美好的回忆,都可以。想想围绕它所发生的故事,不清楚的,可向父母或相关的人询问。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实际,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