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回复: 0

[语文上册] 习作六(苏教版第十一册) 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采访形式,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通过对家乡“名人”的采访,了解一个人的特长以及奋斗的历程,并详略得当的写下来。
  3.通过与“名人”的接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下来,力争写得生动,话题新颖。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名人。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中外名人?说说他们的名字和关于他们的故事。
  2.同学们说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艺术家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鸡大王”……也可以称得上地方上的名人。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人”呢?
  3.我们的家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的市事迹吗?
  指名说说。
  看来同学们对他们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呢?(调查、访问与他们熟悉的人,或者直接拜访他们本人)
  二、拟订采访方案
  1.你最了解哪位名人呢?想了解他(她)的哪些方面呢?先思考一下,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2.大组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在某方面的成就,奋斗的历程……)
  3.当我们面对“名人”是,心情会是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这样一来,可能会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忘记了,所以我们在采访之前必须先写一个提纲式的采访方案,简单地说,也就是把你想问的问题概括性地写出来。
  4.学生制定采访方案。
  5.大组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建议补充。
  三、组织采访
  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进行采访活动。
  四、指导写作
  请同学们把上一周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分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汇报采访实录。
  3.指导练笔。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所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先把我们的采访实录交流一下,然后再进行调整、修改、就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习作了。
  (1)交流。
  (2)大组交流,互相补充。
  4.学生写作。
  第二教时
  学生誊写习作。
  爱国学者——顾炎武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六(4)班   孙诗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则。”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是顾炎武先生说的。顾炎武,生于1613年,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灯镇人。我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著名的爱国学者。少年加入复社,抗击清军,失败后,边游走于四方。他的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
  我去顾炎武纪念馆参观。
  还没进门,我先看到“顾炎武纪念馆”这几个大字,门上面还有何绍基亲笔写的“亭林先生”。进门后,一棵大朴树映入我的眼帘,像一个卫士站在纪念馆旁;走进一看,这棵朴树的树龄已有202岁了,树干粗壮,生命力很强。看着这棵朴树,我心里想:顾炎武先生就像这棵朴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等到春天来到,就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尽情地生长。我摸着它,仿佛感觉到顾炎武先生在握着我的手,告诉我一定要做个爱国的人。
  走进里面之后,“心同山河”这四个大字高高地悬挂在上面。两根柱子上写着“困学昔为王伯后,日知近有顾亭林。”正中有顾炎武的头像,还有简介。两边有四句话,这四句话是“享天下之大福者,必先天下之大劳,宅天下之至贵者,必执天下之至*。”、“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与有责焉耳矣。”……
  在里面,我欣赏了顾炎武先生的字、书、画等。我看到了顾炎武先生的鞋,他的鞋陈旧而又破烂,可想而知,当时他在游学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反清复明,不管刀山火海,他都有勇气下。虽然他的反清复明的计划没有成功,但他始终是受人们爱戴的学者。馆里还有许多我国国家领导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这更加体现了顾炎武先生是多么的受人尊敬。
  顾炎武先生亲笔写下了“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也正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要为祖国的思想宝库留下更多的财富,也要召唤后人为民族独立,国家昌盛而不懈奋争。
  徜徉在顾炎武纪念馆,我们领略先贤的学识,缅怀伟人的风范,重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更增添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与深情。顾炎武先生不只属于昆山,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不只属于历史,也属于未来。让伟人的精神以其历久不衰的生命力,伴随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昌盛而努力奋进。
  伟人英名,永垂史册;
  伟人品格,永馨人间;
  伟人浩气,永驻天地;
  伟人精神,永放光华!
  水乡小镇走出优秀航天员——费俊龙
  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巴城人,党员,大学文化。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巴城镇,位于大闸蟹的故乡———阳澄湖畔,费俊龙的老家位于距离小镇大约6公里远的农村,除了周围随处可见的蟹塘外,整个村落掩映在金黄色的稻田中,一片安静祥和。他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中能够看清垂柳的倒影。费俊龙的家靠近小河———一栋略显陈旧的两层灰色小楼,原本红色油漆的屋门已经非常斑驳。
  今年71岁的费妈妈,个头不高,精神很好。40岁的费俊龙是家里的老三,两个姐姐都早已结婚成家,现在二姐和他们老两口住在一起,也算照顾他们二老吧。“在家时,儿子最爱吃大闸蟹!”谈起费俊龙,费妈妈一脸的幸福,“但现在,他想吃都吃不上呀。”不过,费妈妈理解儿子的工作,知道他忙,无法回家吃大闸蟹。2000年,家人前往北京看望费俊龙,当时曾专门带了几十只大闸蟹过去。在正屋的墙上,除了父亲费长宝的奖状外,还挂着费俊龙1982年的“飞行学员入伍通知书”、1996年的荣立二等功证书以及他的结婚照片。“原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做啥。”谈起儿子费俊龙,费长宝说:“每次打电话或者探亲回家,他从来不谈工作的事情,我们也不问。”据悉,每年费俊龙都要寄给父母两三千元。知子莫如父。“他从小就很内向,很听话,”谈起儿子,费长宝一脸的自豪,“属于那种比较讨人喜欢的孩子。”另外,费长宝透露,儿子从小就是班干部,比较喜欢画画,黑板报都是他办的。
  据悉,从小生性腼腆的费俊龙,和周围的小伙伴关系都很好,从不和人打架或者争吵。由于生长在农村,费俊龙很小就懂事了,帮着家里干农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16:45 , Processed in 0.0624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