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语文上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加了一句话》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一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地表情达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读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并有所感悟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要求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读一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找找盲妇人乞讨过程中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再把课文最后一段多读几遍。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感受。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记录,存疑待查。
  4.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群体解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要求说清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
  3?学生群体解疑,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不同情况,重点讨论: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
  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抒发。
  四、迁移训练,布置作业
  1?说说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广告词,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评价、欣赏中体会如何有创意地表情达意。
  2?课后设计广告词,在学习园地上交流(广告词写作范围:①为希望工程献爱心;②保护环境;③保护学校花草树木。)
  设计二
  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体现“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切入,直奔重点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插图,教师依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画面,导入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诗人在老妇人“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什么话?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为什么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
  比较阅读,是放手让学生在自读中比较,在合作讨论中比较,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
  二、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故事内容比较。自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2?重点词句比较。仔细读读下面这组句子,说说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1)“我什么也看不见!”(2)“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3?朗读训练比较。
  (1)反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2)通读全文,想像“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加了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讨论交流,感情朗读
  1?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先小组后全班讨论交流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及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最后一段。
  四、相互采访,感悟内化
  1?请一位同学当记者,对全班同学进行现场采访,深入理解加上这一句话的含义,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2?变换采访角色,换位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5:06 , Processed in 0.05823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