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3|回复: 0

[语文上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负荆请罪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负荆请罪》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改写的话剧。是一个历史小话剧,是一个两幕剧。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赞扬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以及廉颇勇于改错的精神,也赞扬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说明为了顾大局,我们不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而且要有广阔的胸襟,正确对待他人的错误的道理。由于课文是一个话剧的脚本,是一种新的文体,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因此,教学本课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表演来感悟文中的内涵。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请罪背景:“负荆请罪”这则故事是有缘由的,廉颇为什么会和蔺相如闹不和呢?这事起于蔺相如的地位。原本是一官员家门客的蔺相如,凭着他的足智多谋、不畏强暴为赵国屡立奇功,深得赵王的器重,一步步高升,最后做了职位比廉颇还大的上卿。
  二、请罪原因:廉颇为何请罪,他有什么罪?这需要我们从第一幕话剧中寻找答案。从第一幕中,了解廉颇的请罪原因。第一幕廉颇并没有出现,而是蔺相如和他的门客的一番对话。地点是蔺府。为了更好地把握请罪原因,可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
  三、请罪过程:廉颇“负荆请罪”是剧本第二幕内容,学生通过学习,领悟请罪情节,特别对廉颇当时的表现作了仔细揣摩:廉颇从原先的傲慢转为真诚道歉,每一个动作、荆条的背负、说话的表情以及头微低侧,满脸愧疚的神态都把握到位。从而让学生感受廉颇有错就改的大度,体现大将军的肚量。
  此文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注意剧本的特点是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教学设想: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能够千古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感人,不仅仅是因为司马迁艺术创作的水平高,更主要的是因为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在吸引着我们,活在我们心中的是廉颇的异乎寻常的真诚和蔺相如的异乎寻常的大度……我想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从人物形象入手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剧本本身就是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根据剧本表演最重要的也是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品读人物的台词,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品读方法:一是抓住人物的台词、小括号动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来品读好人物的台词;二是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等属于人物个人的东西来品悟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品读好人物的台词。
  至于剧本表演,我认为可以先演后学,可以边演边学,也可以学后再演。适合学生的,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3:59 , Processed in 0.07692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