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6|回复: 3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参:九 音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光曲》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具有清新、激越的意境和优美、和谐的曲调。本文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世界名曲《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想像乐曲表现的景象。
       
          本课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描写的事件中情感变化细腻,课文的主体部分描述了《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完第一支曲,又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贝多芬之所以能创作出这首世界名曲,是因为有一个特定的环境,由此激发了创作灵感,谱写出了《月光曲》。而这个特定的环境,在课文中是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一步一步描写出来的。
       
          课文的第2自然段,讲述了故事的起因。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钢琴声,曲子弹得“断断续续”,正是他谱写的曲子。这使贝多芬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因而走近屋子。
       
          课文的第2~6自然段,讲述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乐曲。先讲贝多芬听到一个姑娘和一个男子的对话,深深被感动。再讲贝多芬进屋后,看到的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直率地对主人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盲姑娘感到“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猜测弹曲的人正是贝多芬。贝多芬看到她这样懂音乐,从琴声中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自己,心中十分激动,便要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
       
          课文的第8和第9自然段,讲述贝多芬弹奏第二曲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先讲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月光,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爱好音乐的人,他便按起琴键,用乐曲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
       
          《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音乐一定是舒缓的,表现出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后来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一定逐渐增强,有了曲折。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这时的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听着贝多芬的弹奏,盲姑娘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述贝多芬整理、记录下《月光曲》。至此,《月光曲》谱成,与课文开头照应。
       
          理清课文的线索,一步步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过程,这是理解《月光曲》思想内容、作品意境的关键。
       
          〖要点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抓住重点自然段,想像描写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建议〗
       
          1.上课伊始,教师可将《月光曲》播放一遍,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2.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阅读课文。在学生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的前提下,再展开深一步的学习。充分研讨课文所讲情节和地点的变化顺序,理出全文层次,重点找出主体部分中的重点 ―――描述贝多芬演奏《月光曲》这部分内容。使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阅读的能力。
       
          (1)“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路旁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来。”“断断续续”指琴声不连贯,可以推测出弹琴的人对所弹的曲子还不熟练。这为下文“真难弹啊”埋下伏笔。断断续续的琴声也是吸引贝多芬走近茅屋的一个重要因素。
       
          (2)“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里的“随便说说”,一方面表明盲姑娘很懂事,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话中含有的不安之意,体谅哥哥的难处,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盲姑娘对想听贝多芬音乐会的无望。正是盲姑娘这种凄楚之中饱含着的对音乐的深爱,才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使他推门进屋。
       
          (3)“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的这几句话含有两层意思:①能够感受到贝多芬曲子弹得纯熟,感情深。“纯熟”,指功夫深,技术非常熟练。说明盲姑娘具有音乐素养,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②盲姑娘猜测为自己演奏的正是贝多芬,因为对乐曲的感情体会得那么深刻,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但因为他们兄妹从未见过贝多芬本人,所以尽管从弹琴中判断弹琴的人是贝多芬,但又不敢百分之百地判定。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于是创作的激情顿生。
       
          (4)“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的清幽。”“清幽”,在这里指清冷、幽静的意思。清幽的月光是美的,清幽月光中的穷兄妹也是美的。正是这清幽的环境,清幽茅屋中的穷兄妹,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把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按起琴键来,用乐曲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因此,清幽的环境,是促使贝多芬创作出《月光曲》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5)兄妹俩“还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中”。“陶醉”,是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的样子。用“陶醉”一词,准确地表现了兄妹俩被琴声吸引、感染,以致曲终人去,而兄妹俩居然没有及时发现。
       
          3.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月光曲》的内容的理解、意境的想像。可以作画,可以描述,可以用音乐模拟……以求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从而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学生朗读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根据课文的特点,整篇课文朗读应该是徐缓、抒情的基调,只有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语调应是高昂的。(2)要通过朗读把人物感情变化的层次准确地表达出来。比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盲姑娘懂事地安慰哥哥,以及贝多芬说明来意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了第一曲后的惊喜,贝多芬见盲姑娘认出自己的激动等。
       
          5.指导学生做积累性练习。本课中“著名的曲子”“幽静的小路”这样的词语比较多,如“微微的烛光”、“清幽的月光”、“恬静的脸上”、“波涛汹涌的大海”、“美妙的琴声”等,让学生找一找再抄写下来。还可鼓励学生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来,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建议在《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和《月光曲》学习之后,开一次音乐欣赏会,有条件可邀请音乐教师或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家长指导欣赏这两首世界名曲,还可结合“初显身手”、“笔下生花”等活动内容,鼓励学生搜集这方面的音乐资料,共享资源,增加音乐知识,激发对音乐的理解与喜爱,培养音乐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6-8-15 12: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中乐队》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作者聆听森林里动物的声音,用热情的笔墨在和我们讲述他的朋友的故事。春天,森林里所有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如同一个综合型乐团,什么歌手都有,什么乐器也有,美妙极了。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课文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体地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一起笔就描写夜莺:“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作者见了心疼,借用孩子之口,提出疑问“它什么时候睡觉呢”?所以课文一开篇就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而善良。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可引导学生自读感悟。
       
          文中有一幅插图,在理解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围绕中心句,课文从第2自然段就先详细地介绍林中的各种乐声,又抓住各种动物的声音特征细腻地描写。第3~4自然段写几种小动物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也是照应中心句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要点提示〗
       
          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建议〗
       
          1.课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阅读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2.教学中,因为有较多的生字不常见,需要一定的反复,才能将文章读通顺。可把森林之境再现,利用课件或音乐配图,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时的愉悦心情。学生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引导,适时点拨,积2极鼓励。
       
          3.理顺中心句,要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点落实。体会《林中乐队》言之有序的写作方法,可将小点设计成表格,小组讨论集体填空,感悟课文内容。还可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围绕中心句补充交流,或模仿演奏,使课堂有张有弛,内容更有拓展。
       
          4. 课中可结合“笔下生花”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6-8-15 14: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语文天地》教学指导
       
          〖日积月累〗
       
          写摘录笔记
       
          本单元的摘录笔记指导,可以结合主体课文中的重点语段进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关于比喻,老师不要讲太多的修辞知识,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来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月光曲》一文,以形象的情景描述取胜,尤其是后三节文字,景色描写尤为突出,还有《林中乐队》中二、三小节的拟人描写,都是培养学生感悟、品味语言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摘录方法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语汇,提高理解能力。
       
       
          读古诗
       
          四句诗选自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全诗共分四段,八十八句。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琵琶行》一诗中集中描写音乐的十四句诗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
       
          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自读课文〗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歌词分为三段,最后一段是结束句。前三小节分别将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歌词,找出诗人把吉他分别比喻成什么。交流讨论,这样的比喻是否合适。有条件的可介绍吉他这种弹拨乐器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意思,体会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习作〗
       
          进行此项活动,教师可在开始学习本单元时就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着手准备。例如:出示主题单元《音乐》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什么音乐,初步交流 ―――“我最喜欢的歌曲和乐曲”,或“我最喜欢的乐器”;学习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的写法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是因为一个难忘的故事?是因为听着它能引起美好的想像……力争让学生把喜欢的原因说具体,避免三言两语就无话可说。学生在此基础上从中任选一题着手准备。单元学习结束后,请学生们以自己选择的话题分成小组来交流,在此基础上,鼓励所有的学生就“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话题展开想像,并能够把自己的想像写成习作。
       
          1.我最喜欢的歌曲或乐曲
       
          可以先让学生广泛地谈谈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乐曲,再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此项活动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积极健康的方面选歌曲,避免不适合学生唱的歌曲和不健康的歌曲。
       
          2.想像作文: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
          在话题的交流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指导学生想像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说说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例如:音乐对人感情的影响;植物听到音乐,有利于更快地生长等。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大胆想像,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又会是什么样子?教师要适时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3.想像作文:一件神奇的乐器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以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写作时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结合前面“金钥匙”里的写作指导,进行写作后的修改。
       
       
          〖综合实践〗
       
          在“笔下生花”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大家选出大多数学生喜欢的一首曲子。所选曲子不要太长,以6至8句为宜,旋律简单好听,乐句宜比较齐整,以利于学生重新填词。另外,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思,还应该组织学生确立班歌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填写。在整个活动中,可以请学生们自由组合成小组,共同完成班歌的创作与演唱。最后评选出最佳作词和最佳演唱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15 15: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课文浅显易懂,密切结合实际,切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围绕“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文章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作了准确精当的阐述,表现出作者对作品的喜爱和唤醒世人报效祖国的强烈心愿。
       
          课文以《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引出第1自然段,在朗诵或传唱声中,牵系着浓浓的爱国情。第2自然段点明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让读者在领略音乐意境的同时,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探询音乐作品的原始信息。第3自然段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和谱曲的经历等信息化的资料,用饱含激情的笔墨点化成有血有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爱国旋律。5、6两个自然段写这首歌在国内、国际战争中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说明它的重大影响。第7自然段写明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说明了歌词起着“警钟长鸣”的重要作用。第八自然段写这首歌曲的现实意义―――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全文从《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传唱、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来反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不是偶然的。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实了,这首歌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精神面貌和追求新生活的良好愿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永远鼓舞着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要点提示〗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建议〗
       
          1.以“国歌”为主题,引导学生搜集田汉、聂耳、徐悲鸿、梁思成、电影《风云儿女》等有关资料。
       
          2.以班级为单位,承办一次升旗仪式。
       
          按升旗仪式的程序创设情境,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在国歌声中导入课题,感受国歌的庄严。
       
          现场采访升旗手:当你高唱着国歌时,你想到了什么?
       
          可设计多种活动方案。
       
          3.结合实际,组织“国歌的力量”的讨论。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国歌声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丰富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5 00:07 , Processed in 0.10833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