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回复: 3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参:十 金钱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被风刮跑以后》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北风呼呼的日子里,老人的钱被风刮跑以后,过路行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被北风中吹落的钱“抢”了回来,送归了主人。这个故事赞誉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美好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课文写过路人发现风刮跑了钱,怎样帮着“抢”被风刮的四处飞扬的钱,又不约而同地把钱交到老大爷手上,按理这是好的结局,可老大爷发现钱数不对,人们愉悦的心又揪了起来,以为是钱少了,结果出人意料,是钱多了,原来有人将自己的钱也给了老大爷,人群爆发出欢快爽朗的笑声。课文通过过路行人的语言和动作与老大爷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故事起伏跌宕,文章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文中“抢”字,有三处加了引号,分别在第4、5两自然段。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风大,必须抢先;二是这种行为表面看来是抢,而目的却是为老大爷,这就不能叫抢,是帮助的意思,所以加引号。
       
          本课有些词语意思上是相反的,在用法上又形成了前后呼应。如老大爷先是“迟疑”,后是“肯定”;“我”原来的心情是“沉重”,后来“轻松”。老大爷的迟疑说明老大爷闹不明白:我没这么多钱,怎么多出钱了?“肯定”更加说明老大爷纯朴。“沉重”说明“我”担心老大爷的钱被过路行人抢掉,对不住老大爷,因而心情沉重,“轻松”是说“我”目睹了过路行人的真诚相助的美好品德而愉悦,因而心情轻松起来了。课文中还有一些,可以让学生再找一找,培养学生多读自悟,理解积累语言的方法和习惯。
       
          〖要点提示〗
       
          1.过路行人不约而同的把“抢”来的钱交给老大爷、老大爷焦急的心情和“我”矛盾的心理,要引导学生多读感悟,细细体会词语,正确朗读。
       
          2.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风中发生的事。
       
          〖教学建议〗
       
          1.课前,提议搜集与钱有关的名人名言,与家人或朋友、同学交谈金钱的话题。感知周围的人对金钱的观点,思考自己的金钱观是什么。
       
          2.教学中,可整体感知课文。鼓励学生阅读质疑,自读感悟,交流体会,将课外的资料信息随机导入课堂,引领学生悟懂课文表达的中心意思。可指导朗读,培养语感,体会本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思路。可品读课文第4、6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几组相对的词语描写中,体会人间真情互助的可贵和可敬。
       
          3.课后,可深入组织交流:这件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在今天看来,有什么想法?话题是开放的,答案不必强求统一,但教师在讨论中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6-8-15 11: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课文通过回忆几十年前一位卖烤山薯的老人送两个烤山薯给“我”吃的事,刻画了一个慈祥、谦卑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全文共有十四个自然段。采用了倒叙的方法。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每当闻到烤山薯的香味时,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卖烤山薯的老人和两枚铜钱。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写“我”回忆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这部分内容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先写老人看出“我”爱吃烤山薯,就给“我”一个烤山薯吃;接着写“我”见到隔壁二婶买烤山薯不想给足铜板的事。二婶这个人物的刻画反衬了烤山薯老人的品格,语言的描述、神态的刻画使隔壁二婶那种爱占小便宜的性格跃然而出,人善良、纯朴的心灵更加突显。也使“我”十分感激的心里又添几分不安。然后写“我”撕出毽子里的两个铜钱给老人,老人不但没要,反而又送了 “我”一个小山薯,走了,“我”心里更加难受。老师知道后,开导“我”今后要懂得格外体谅他们。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几十年过去了,“我”还常常想起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以及他对“我”的关爱。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来谋篇布局,对事情的过程描写的很清楚。叙事时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利用反衬的手法体现老人心地善良、纯朴的美好品德。
       
          〖要点提示〗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通过讨论“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这个问题,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和“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亮晶晶”、“热烘烘”一类的词,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教学建议〗
       
          1.课文所反映的年代、事件对当今的学生来说有些距离,可发挥课件的作用,缩短这种距离;充分利用课文的第1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老人至今留在作者脑海中的形象,引导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望,感受课文前后内容之间的紧凑、对应。
       
          2.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栉风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纯朴的美好心灵是本文的重点。可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读2~13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交流讨论,指导角色朗读。
       
          3.教学中,理顺课文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词句。可结合“笔下生花”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反馈:续写“钱能买到钟表,但是买不到时间;钱能买到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钱能买到书籍,但是买不到知识;钱能买到礼品,但是买不到朋友;钱能买到……但是买不到……”
       
          4.课堂可以在学生习作的评议中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8-15 12: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钱―语文天地》教学指导
       
          〖日积月累〗
       
          写摘录笔记
       
          本单元可安排一次阶段总结,结合前面单元的学习,在班级或小组内交流做摘录笔记的收获和体会。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栉风沐雨:用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历尽艰辛。栉:梳头;梳理。
       
          谦卑:谦虚而恭顺。可引导学生比较同义词,体会表达含义的不同。谦虚(有自知之明,不骄傲)、谦恭(谦虚而恭敬)、谦逊(谦虚恭谨,多指态度谦让、有礼貌)。
       
          佝偻:脊背弯曲。
       
          教材中摘录的两句话,意思并列,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写法的作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体会。本文这两句话是为了表明老人的做法让“我”的心灵感到的温暖和受到的触动。
       
          读名言、谚语
       
          第一句话说明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第二句话用“发财”和“贫困”作对比,表明对金钱的一种态度;第三句话表明幸福与金钱的关系。三句话意义深刻,耐人寻味。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对其中的话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对金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也可以和第八单元“尊严”结合起来,对身边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综合实践〗
       
          本单元“初显身手”的内容实践性非常强,因此,教师应在活动之前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的内容,确保活动安全而有成效。如对古币感兴趣,附近有古币交易市场的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也很方便的,可以选第二项;没有以上条件的就可以选第一项……学生若结合成小组展开调查效果会更好(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以2~4人为宜)。教师应提醒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人交流时的表现、拍摄到的照片资料、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事情及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放入语文实践活动档案袋中。这些资料是比活动结果更珍贵的,要让学生保留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展开调查,鼓励学生以调查报告、手抄报、调查日记、档案袋、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调查的结果,交流自己的调查收获。
       
          1.十元钱能够做什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询问家长、社会实践等方法,了解十元钱的用处,在了解的基础上,再亲自去实践一下更好。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注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或是亲自使用的情况及时地记录下来。最后要比一比谁使用的十元钱比较合理。通过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珍惜财富、节约的好习惯。
       
          2.中国古代的钱币:可以指导学生收集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了解古币的知识,通过对古币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与学生共同做这个活动会增加学生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周围的同学怎样支配压岁钱:可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把周围同学支配压岁钱的情况记录下来。有能力的同学,可对调查的结果做简单地分析。如:同学们在支配压岁钱上有什么规律?使用的情况是否合理?自己对同学支配压岁钱有什么看法等。学生讨论后,教师要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岁钱的问题,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自读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第四套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名胜。作者采用分说并列的方法描述每个版面背面风景名胜的名称、特点以及重大意义。每一个版面的文字介绍旁边都配有相应的照片,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人民币,形象直观地感受风景名胜的经典。
       
          〖习作〗
       
          1.在《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名胜》中,已经介绍了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券人民币背面风景名胜。在这次练习中可以先指导学生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是20元券的背面风景,还是其他面额人民币的正面图案?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面值的人民币背面有什么样的风景,是哪儿的景色?这儿的风景有什么独到之处?如果学生对此风景名胜不熟悉,应鼓励他们查一查相关资料。最后,再指导学生仿照前文的描写方法,补写其他的内容。
       
          2.写一写人民币正面的图案: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第四套人民币或第四套人民币的图样(或者课前请学生先确定自己要写的人民币,自己做好准备),以及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课堂上,可以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人民币正面都有些什么图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3.第三项的练习,在学生进行了调查活动后,鼓励学生们把自己的调查写成报告,调查报告不要求太严谨,只要是把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结果写清楚即可。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4.在指导学生续写时,先应该让学生来分析题目中已给的这四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钟表”与“时间”,钟表是一种计时的器具,用来显示时间的,而时间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不受我们所控制的。所以,我们可以用钱买到钟表,但是时间却是无论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从这四组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明白,钱可以买到有形的东西,但无形的时间、感情、生命等都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钱还能买到……但是买不到……。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然后再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参考资料
       
          第五套人民币共有8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其中,20元纸币的主色调为棕色,票幅长145mm、宽70mm。票面主景为毛泽东头像,背面主景为“桂林山水”图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15 13: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枚金币》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课文讲述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而决不留给这种儿子的失望心情。接着讲述了母亲放纵儿子来蒙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最后只好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验证这枚金币确实是儿子挣来的故事。全文有两处“受不了了(啦)”,前处是老人眼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不愿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后者是儿子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而被羞辱,伤心与气愤使他难以忍受。课文的重点要放在最后这层意思上,体会儿子“受不了了”时的心情。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引导孩子去思索,为什么有人花钱如流水。
       
       
          简单完整,层次分明是本课的结构特点。先写老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是整个故事的起因,接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一枚金币的故事。课文人物对话串联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课文新词不多,懒惰、省吃俭用、辩解、筋疲力尽、熊熊大火等词语可建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起来。
       
       
          〖要点提示〗
       
          1.朗读或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啦”时的心情。
       
          〖教学建议〗
       
          1.本篇课文的教学,一要抓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二要抓住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感悟课文内容时,要重点放在课文两处“受不了”时人物的心情上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阅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亲的失望和痛苦的心情;引导学生质疑阅读,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这一次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分角色朗读,体会儿子心情的变化。
       
          3.加强朗读指导。本文人物对话极多,父亲与儿子的三场对话,环境一样,事件也有极其相似之处,随着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人物情绪也在发生变化,要读出这种变化,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达出父亲失望、痛苦、无奈和惊喜的情感变化以及儿子冷漠、自私、伤心和愤慨的情感变化。
       
          4.学完课文,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假如你是儿子,会怎么办。假如你是老人,会怎么办。可借机引导学生领悟金钱的价值取向,体会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以“压岁钱”为话题,交流各自的经历和金钱观。并鼓励学生课后以访谈的形式继续做好笔录或调查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21:41 , Processed in 0.07617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