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语文下册]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初冬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 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 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 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望不见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看不清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发出  )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   )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    )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22:19 , Processed in 0.08064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