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语文上册]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刷子李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和风度。
  3.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俗世奇人》,搜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等。
  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
  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画记生字、新词,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圈点批画。
  (3)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方言,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独立自学。
  3.全班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读准字音,读正确、流畅)
  (2)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
  (3)交流难写字的字形如何记忆。
  (4)词语理解。
  (5)理解练读有特色的天津方言:“任吗甭放”“赛升天一般美”“未准”。
  4.再读课文,初识“刷子李”。
  引导学生提问:
  (1)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2)要读懂本文,你会设计一些怎样的问题来帮助同学?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提问,作为自学要求。如:从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5.教师归类补充“自学要求”。
  (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奇”在哪儿?
  (2)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6.作业:
  (1)复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刷子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奇人,见识一下他的高超技艺。
  二、结合词句,精读课文
  1.上节课师生共同提出的自学要求:“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3.交流自学心得。
  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
  4.你觉得从哪段最能看出他技艺的奇?(6段)
  (1)生精读此段,边读边找,看看哪些语句能表现他的奇?
  ①动作奇: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哪儿是在刷墙?是在干脏活?分明是在跳舞。)让生读,读出悠然的韵味。全班齐读感受。
  ②声音奇:清脆、啪啪。(这简直是在演奏)
  ③颜色奇: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厚薄均匀,不稠不稀,不拖泥带水)。
  (2)作者是用什么感情来写的呢?用赞叹的语气读此段。
  5.刷子李不仅技艺奇,他的着装、规矩也更是奇,从哪看出来?
  (1)“黑衣黑裤”“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2)“每刷完一面墙……再刷下一面墙。”
  (3)“只要身上有白点儿,白刷不要钱。”
  (4)“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6.你喜欢这个人吗?为什么?
  7.思考:作者还用什么方式,衬托出了刷子李的“奇”?
  曹小三心理:半信半疑——佩服得五体投地——灰心失望——烟洞,令人拍案称奇。
  8.学生再次阅读,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摘抄精彩语句,尝试点评。
  三、推荐阅读,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等。
  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
  四、作业设计
  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05:26 , Processed in 0.04894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