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语文上册]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背袋里装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
  2.课堂上,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3.再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和图影资料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4.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的顽皮、天真的天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2.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谈话导入。
  1.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争场面,简介时代背景。说说你看后听后的感受。
  2.揭示课题,读题,再说说:在那个年代,你希望父亲背袋里装些什么呢?
  3.设置悬念:那父亲的背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
  2.指名概括地说。
  三、精读,感悟理解。
  1.浏览全文,思考:当得知背袋里装的都是家信的时候,我和妹妹的心情如何?(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
  2.联系前文体会,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惊呆了、失望、委屈?
  ①背袋里的东西和我们想象的实在是差太远了。
  ②文,找出文中表现我们心里想法的句子,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大块大块美味的腌肉、最好的奢望、每晚睡觉前、盼着、又香又酥;终于、又大又满、口水就禁不止往下流、假装、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
  ③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3.根据前文的学习,不难理解此时,我和妹妹惊呆了、失望、委屈的心情。那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呢?自读第11自然段思考。(指名读文回答)
  过渡: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2. 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背袋里装的全是——(家信),面对这一背袋的家信,妈妈的反应较之我和妹妹更为剧烈。
  2.回顾上节课内容,填写:我们是()、()、()、(),而()的妈妈却是由(),再到(),最终()。
  3.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这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
  二、精读,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1-4自然段,说说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坚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词:独自、总是、终于、向来、从未等体会)
  2.联系时代背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坚强的妈妈会在信里写些什么呢?(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会有哪些困难?以帮助学生适时想象)
  3.互动交流。
  4.这么说,每封家信实质上就是妈妈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所以,爸爸回来,带的全是家信,则正是爸爸对妈妈()肯定和重视,并表达了和妈妈一样的情感——()。
  5.爸爸爱家及家人还在其它方面有体现吗?读文,找一找,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等词句体会)
  6.由此可见,每封带回来的家信实质上也是爸爸——(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对于妈妈来说,没有什么礼物比这更珍贵了。难怪,她看到背袋里的家信,会()地小声抽泣,会()地掩面哭泣,会()地放声大哭。
  7.让我们带着妈妈这复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吧!
  8.对此,我们都能够理解,作者又怎会不明白妈妈这“哭”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呢?让我们将10-11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再读一读吧!
  三、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
  1.一背袋的家信将一家人的浓浓深情展露无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感人的故事啊!让我们在感  情朗读中再重温一遍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这篇文章如此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它的内容感人,还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题目设悬,扣人心弦;采用倒叙,层层深入;人物描写,深入人心等。我们不妨也学着作者表达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一件至今让自己难以忘怀的童年经历。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09:40 , Processed in 0.05497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