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5|回复: 0

[语文上册]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渭城曲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和着《阳关三叠》,大屏幕出示诗文。读题导入:运用组词,归类法教学“使”。
  2、元二谁?他与王维的关系?教学“故人”。
  3、元二出使至哪儿?(安西)解读“安西”。生找资料明确地点。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明了诗意。
  1、找出诗中其他表示地名的词。(渭城、阳关)
  2、探究以上两地点具体位置。生找资料——师补充——课件地图明确地点。
  3、课件同时出示标有三地名的地图:用上三个地名,再说说题意。(渭城——阳关——安西)
  4、路程,体会离情: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致路程。
  三、诗配画,领会诗旨。
  过渡:王维不仅是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如果你就是王维,你若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点拨)
  1、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浥)
  2、客舍:客中送客。(王维是山西人,在陕西送别,倍感神伤。)
  3、柳:“留”。古人折柳赠别。
  4、酒: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
  四、明古风,体味别意。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吟诵。
  五、悉评价,赏读古诗。
  1、前人对此古诗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
  2、此诗的别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欣赏并咏唱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伸。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05:26 , Processed in 0.0390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