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之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一根小小的蜡烛,居然能关系到人的生和死,你相信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引导初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法: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问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初读全文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
  3、指导识记的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其——期扁——骗马——闯
  B、区别形近字:密——蜜司——同
  4、读写词语:生死攸关、危机、持续、摇曳、从容、镇静
  5、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
  五、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
  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4自然段:的国军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
  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德国中尉夺走。
  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
  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哪走了烛台。
  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任及其家人。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记述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避免了一场劫难的经过。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质疑: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概括重要内容。
  3、质疑:“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
  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
  四、探究课文第三部分。
  1、指读思考:伯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
  2、先自学课文,弄清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 怎么做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
  5、师生合作探究。
  A、“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B、“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女儿为什么会“脸色苍白”?从“急忙”、“轻轻地”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你从句中体会到什么?
  D、“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请学生表演读,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教师总结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19:31 , Processed in 0.07887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