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认识图形] 小学奥数理论知识速查(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和差倍问题
       

182804_4c5fd834035b149.jpg

182804_4c5fd834035b149.jpg

       
       
          2.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182834_4c5fd8520c28849.jpg

182834_4c5fd8520c28849.jpg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雪帆提示:鸡兔同笼的公式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因为它的变形更多!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10.抽屉原理
       
          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
       
          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4 22:05 , Processed in 0.04608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