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案例:幼儿的寻常时刻关注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教育行为。
  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
  二期课改给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前教育应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课程改革的落脚点确立为转变幼儿学习方式,关注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追随幼儿的发展,去创造更宽泛的空间,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每个幼儿的生动、主动地,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如何促进和实现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呢?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因此,在学期初我们就开始记录幼儿的寻常时刻,希望以此寻找教育的契机。
  关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寻常时刻。
  新课程理念已经将幼儿的一日活动全部纳入到课程的范畴之中,那么生成活动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时时处处都会有幼儿生成活动的出现和形成,如: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会自然地对某一个小朋友带来的玩具发生兴趣,围在一起反复地看着、玩着、讨论着与这个玩具所相关的话题;带孩子散步时偶尔飘过一片树叶,飞过一架飞机都会成为孩子关注的热点,孩子们会在运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生事物的本质产生探究的欲望和激情,一个个为什么?哪里去了的问题串联、积累、转化成了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那么教师此时做好记录,就能随时捕捉一日活动中的闪光点,这点点滴滴的也就形成了教育的契机,也就有了幼儿生成、教师预设这样一个过程的实现。
  那么如何才能记录好幼儿的寻常时刻呢?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首先教师必须要和孩子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个活动中去,和孩子们一起同成长。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当他们不能自如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教师更应细微观察,及时察觉,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背景和真实意图。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解析孩子,捕捉到来自孩子的信息。我们教师只有真正走进了孩子童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去探索周围美好的生活。
  教师必须真实的记录幼儿的寻常时刻,通过反思来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与优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提升教育的意义。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教育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6 19:46 , Processed in 0.05891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