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回复: 0

案例:几个关键因素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方案中未能体现这一点,教师只是带领幼儿进行简单重复的动作练习,虽然有音乐,也有情境,但教师对幼儿每一项练习都有什么具体要求,如何关注个体差异等,我们不得而知。
  看了原方案后,我的感触是,要想组织好体育活动,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关键因素:
  一、目标科学合理
  原方案制定的目标既要让幼儿练习手脚着地屈膝爬行以及钻、跳等动作,又要让幼儿探索爬的不同方法,这几个目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难。就爬来讲,小班幼儿只能达到手膝着地爬、倒退爬、钻爬过低矮障碍物等要求,而原方案要求幼儿在垫子上探索多种爬行方法;再说跳,小班幼儿只能达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以及从2厘米高处自然跳下,而原方案要求幼儿跳过小河。除此之外,钻的要求也不明确,钻多高的“山洞”?是正面钻还是侧身钻或缩身钻?其实小班幼儿只能正面钻过障碍物。因此,我们在制定体育活动目标时,一定要遵循幼儿生理机能发育的规律,根据体育活动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使目标设置科学,容易达到。
  二、情境自然实用
  原方案中,教师以乌龟妈妈带宝宝练习的情境贯穿教学过程,这种情境创设值得肯定,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考虑这几个问题:1.如何选择、确定角色?小班幼儿对乌龟了解多少?能不能体现乌龟特征?这些知识准备不容忽视。另外,选择的角色能否为教育目标服务?这也应该考虑。如乌龟的爬正好与“手膝着地爬”的要求吻合。就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要根据幼儿社会发展水平与教育目标来确定角色,使角色扮演更具针对性。2.如何布置场景?我们可以将活动场地布置成一片草地或沙滩等与乌龟生活习性相关的环境,铺上地毯或直接选用塑胶地,而不是用面积较小的体操垫,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减少练习中的等待现象。3.何时进入情境?原方案中,教师先带领幼儿做操,然后扮演乌龟。我觉得教师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为和过渡环节,直接以“乌龟妈妈带领小乌龟们从洞里爬出来晒太阳、做操”的形式组织热身运动,使幼儿自然融入情境。4.选择什么游戏内容和情节?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将幼儿难以理解或枯燥的动作练习转化成有趣的游戏情节,既激发幼儿重复练习的兴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原方案中的“寻找城堡”游戏能降低难度,紧紧围绕主要目标——手膝着地爬来设计情节,是很富有情趣的,但这里有一个知识经验的问题,那就是乌龟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如果把城堡换成山坡、山洞、小河、海滩等,不是更符合乌龟的习性吗?
  三、讲解与示范有效结合
  原方案中,教师请一个幼儿示范手膝着地爬行动作,但并没有重点讲解,而是以“这样爬既快速又舒服”进行小结。我想,幼儿对“手膝着地爬”这一动作的要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因此教师的讲解、示范不可少。如先由教师或幼儿示范动作,使全体幼儿看到所要练习的动作及其顺序,接着教师用语言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动作,这样,教师就能用示范弥补讲解的不足,用讲解补充示范不易表达的内容,从而快速、有效地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四、反馈及时准确
  教师在幼儿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应及时评价,一旦发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和指导。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给予有困难的幼儿耐心而具体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要设法激励他们保持游戏积极性。原方案中未能体现这一点,教师只是带领幼儿进行简单重复的动作练习,虽然有音乐,也有情境,但教师对幼儿每一项练习都有什么具体要求,如何关注个体差异等,我们不得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07:57 , Processed in 0.07359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