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5|回复: 0

案例:大家一起玩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小班幼儿不会分享,不会合作,很正常。但是,教师在观察小小班活动中,发现幼儿无法合作或分享时,还应以游戏的口吻参与解决、引导,同时可以辅以转移幼儿注意力、冷处理的教育方式等。
  自由活动时,老师请每个小朋友都去教师的活动区中找一样玩具,和小玩具们进行“亲密接触”,小朋友都异常兴奋。在益智区有两个小朋友都选择了“爱跳舞的娃娃”。于是,他们两个便争抢了起来。在观察后,我决定以“娃娃”的身份介入他们的争执,“哟,我疼,我疼死了!你们抢来抢去,把我给抢伤了。”他俩听后,一下字安静下来。随后,我告诉他们,好朋友应该怎么玩。
  分析及反思:
  小小班幼儿争执玩具的现象是很常见的。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很难做到不去侵犯他人的活动。尤其看到表面上相同的事物,他们会更有兴趣去争夺。从内心的角度来讲,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小小班的幼儿缺乏分享合作意识和行为。对小小班幼儿来讲,经常会出现强烈的独占欲倾向,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因此在下阶段,我们应组织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平行性活动,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等良好行为品质形成。
  我们应在各个活动区域中,尽可能提供多些平行类的材料,减少幼儿争执玩具的现象,教幼儿学会协商,引导幼儿去与他人合作。实践表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小小班幼儿不会分享,不会合作,很正常。但是,教师在观察小小班活动中,发现幼儿无法合作或分享时,还应以游戏的口吻参与解决、引导,同时可以辅以转移幼儿注意力、冷处理的教育方式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6 21:19 , Processed in 0.0697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