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现在孩子近视眼的比率越来越多,成为家长新的担忧。近视眼不是特殊事件,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这个行列,成为了普遍现象。
愁:孩子小小年纪咋就近视了?
今年7月由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2010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96%,其中2009年9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已达到36.4%。随着年级的升高,视力不良率也随之增加: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63.4%,初中生为71.0%,而到了高中阶段,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4.8%,也就是说,在100名北京高中生中,只有15人的视力符合正常标准。
就学生视力水平来说,北京市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也难称特例。今年9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及卫生部等6个部门共同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发布其调研结果,7—12岁、13—15岁、16—18岁以及19—22岁4个年龄段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0.89%、67.33%、79.20%和84.72%,基本同北京市的水平相当。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非常明显,在7岁的小学生中,视力不良的人数较2005年增长了10%左右。现在,不仅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开始戴眼镜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忧:谁是伤害孩子视力的祸首?
对于视力不良低龄化的趋势,北京海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黄秋艳介绍说,除了遗传等先天因素外,长时间的过度用眼是最主要原因。“我们在家里基本都不给孩子留作业,因为学校的作业本身就很多。”琳琳的妈妈说。长时间盯着书本原本就不利于保护眼睛,如果在写作业时不能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书本之间不能保持合适的距离,会使视力状况进一步恶化。
除了放学后在家中学习,孩子们白天在学校上课时也很难“保证眼睛的安全”。《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的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仅为60.3%,而黑板的平均照度合格率更是只有22.9%。而这些照度不合格的黑板与课桌也会对视力造成不利的影响。
另外,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伤害也不容小觑。当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成为孩子们的“囊中之物”,当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成为学生们的流行话题,他们的好视力也正一去不返。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之外,来自电子产品的巨大诱惑使孩子们的双眼不得不长时间专注于屏幕上,眼睛疲劳也就在所难免了。而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则更加危险:据了解,中关村附近的一些小学要求学生在电脑上写作业。这虽是个别现象,却更加令家长为难,他们甚至没有“正当”理由让孩子离开电脑。
问:能否还给孩子明亮的眼睛?
如何才能避免更多的孩子加入“小眼镜”的行列?黄秋艳医生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让孩子出去玩。
“视力下降主要是由长时间过度用眼引起的,所以用眼过后一定要让眼睛得到放松,”黄秋艳解释道,“让孩子到户外去玩可以避免他们的眼睛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从而取得放松的效果。”据她介绍,眼科界目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间越长,其视力下降的可能性就越低。“每天在外面玩3个小时的孩子几乎没有戴眼镜的,”黄秋艳说,“考虑到中国学生作业较多,我们建议每天至少让孩子在外面玩1个小时。同时,白天在学校时也要尽量利用课间放松眼睛,做做眼保健操。”
此外,黄秋艳补充道,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同书本保持适当距离等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若无眼睛得到充分放松作为前提,这些做法也都收效甚微。
听起来,黄医生给出的建议很容易操作,但却需要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通力合作才行:学校认真将“阳光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家长给予孩子更多户外玩耍的自由,而不是一吃完饭就将孩子“赶”到屋里学习;而孩子自己在提高保护自己视力的意识同时,也要注意切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将孩子从书本的海洋中、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拉回到真真切切的蓝天下,既还给了他一个真实的世界,也还给了他一双明亮的眼睛。
180939_4e689463d816a24.gif
编辑推荐:
家庭白皮书:家长帮助孩子减压从自己做起
家长对孩子应强化三种教育,塑造健康人生
孩子的出现负面情绪,家长该如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