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回复: 0

好孩子成长99%靠妈妈 重视感性教育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7: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感性和理性对于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同时每个人又有所侧重,有的人偏理性,有的人偏感性。理性认识需要进行逻辑思考,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逻辑思维考虑该如何解决问题就是理性认识。在通过理性思维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就是感性,感性是理性思维的基础。最近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感性认识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几年前韩国开始流行关于EQ的说法。报纸和电视上连篇累牍地宣称EQ低的人将不适于社会生存。敏感的妈妈们害怕孩子的EQ低于别人,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可以培养感性认识能力的学校去学习。
              在学校培养EQ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思考的多样化。培养EQ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让孩子在面对一个事物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是培养EQ的核心。
              但是,强迫性的思考是不可取的。孩子面对不关心的东西,如果要求他去思考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才是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捷径,而这个捷径就隐藏在生活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提问是没有答案的。“人为什么会死?”“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战争?”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无穷无尽。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真的令大人们很为难。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天孩子忽然问:“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
              这种问题虽然有答案,但是却十分难以回答。“爸爸和妈妈,在晚上相爱,就生出你来了。”
              即使直接这样和孩子说,孩子也不会真正地明白。妈妈面对这种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应付过去,最后只能回答:“因为爸爸和妈妈结婚了。”
              这样回答完后,妈妈暗自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的回答很巧妙,但是没有想到孩子的问题接踵而来。
              “爸爸为什么会和妈妈结婚?”
              “因为爸爸和妈妈相爱。”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相爱?爱是什么?”
              这时候孩子连最初问的是什么都忘了,妈妈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最后妈妈用生气的语调终止了对话:“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虽然孩子还有很多问题不明白,但是却不敢再问了。因为他已经觉察出妈妈有些不耐烦了。
              在回答了几次孩子荒唐的问题后,妈妈就开始故意避开孩子的提问,而且还会觉得这样的对话是在哄小孩子玩,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这样想就是妈妈的错误了,孩子是因为真的很好奇才会问这样的问题,而妈妈回答也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阻止孩子的提问就是主动放弃了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机会。
              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方法,就在这不停回答孩子的提问当中。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实在想不明白才向妈妈求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中,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孩子的思路也在不断扩展,这是孩子感性认识的基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19:45 , Processed in 0.04596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