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父母教子要学会配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7: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夫妻双方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需要反复商量和经常研究。
           
              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共同配合,但在如何配合的问题上,恐怕还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清楚。那么,爸爸妈妈们应如何配合呢﹖
           
              观点一致 态度不同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是观点一致,态度一致,爱时同爱,骂时同骂。
           
              还以为这就是密切配合。比如孩子拿了同学的一块手表,有些父母观点一致:这是错误的,必须立即退还、去道歉,于是对孩子一齐骂一齐打,就像共同对待敌人一样。
           
              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很不恰当的,易使孩子感到生活的冷酷无情,感到失望,产生逆反心理。真正的密切配合应该是:观点一致,态度不一致。所谓态度不一致,就是在观点一致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同样是孩子拿了同学的一块手表。父亲给以严厉的批评,甚至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母亲则须在肯定父亲做法的前提下,用比较温和的态度分析孩子的过错,分析父亲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威严,又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宠严分明 冷热转换
           
              如今这样的家庭比较多:父母的一方对孩子非常严厉,甚至到了严酷的程度;而另一方呢,也许为了给孩子以补偿,则非常宠爱。有的父母认为这宠严分明。就是密切配合。其实,这也是一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过于严厉和宠爱本身就是失当的。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始终是严厉过度,而另一方始终是宠爱有加;或者一方老是打骂,另一方总是袒护,长此以往,不但会直接影响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亲疏之别,也会使孩子学会用明一套暗一套的两面派手法来对付父母。
           
              在对孩子爱与严的问题上,父母双方各自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冷热不变,不能一个一严到底,一个一宠到底。真正的密切配合应该是:一方严些冷些,另一方宽些热些,但偏严偏冷的一方,有时也有宽容和温和的热表现,偏爱偏热的一方,有时也有冷峻与严厉的冷处理。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各自的身上得到温暖和教益,也只有这样,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是完整的,才能树立真正的威信。
           
              全面了解 有所侧重
           
              有的父母认为:你管孩子的学习,我管孩子的生活,这就是密切配合;有的父母则认为,大家一道管教容易出现矛盾,还不如一个人管好,要么轮流管教,幼儿时由母亲管。读书后由父亲管。这种教育方法,看起来也似配合,其实不然。
           
              它的弊端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孩子,容易出现片面。孩子的表现往往是互相联系着的,学习与生活不可能截然分开,如果做父亲的只了解学习的一面而不了解生活的一面,很可能因不明真相而产生误教误导。反之,做母亲的也一样。
           
              有的由于客观原因,比如夫妻分居两地,孩子只能由一方抚养和管教,但这也不是说另一方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应该说,管教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责任,不管情况如何特殊,都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积极配合。管教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使孩子不在身边,也可以用写信或打电话的方式;也不管你工作多忙,教育孩子不能忘,因为对一个家庭来说,教育孩子是头等大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0:21 , Processed in 0.05202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