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如何帮孩子戒除“网瘾”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7: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笔者一直认为,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的发展与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教育。但愿更多的父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人格,智力开发与情商教育并重,让孩子在自在、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
              近年来,网络的兴盛造成了大批网瘾少年。怎样帮助网瘾少年回到正常生活,成了不少父母心头的痛。在央视《新闻调查》节目中,我看到这样一组画面。
              在临沂网戒中心,记者面对受训的孩子,先对坐在对面的家长提出问题:
              “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好而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请举一下手!”
              “在以往有过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言语当中刺伤孩子这样的行为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
              ……非常遗憾的是,几乎每一个问题之后举起的都是如林的手臂。
              记者再将目光转向孩子:
              “认为自己曾经因为跟父母的关系而受到伤害,并且比较严重的,请举一下手!”
              “曾经在家庭当中遇到过暴力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自己在家庭当中非常孤独的,请举一下手!”
              “有过自杀念头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网瘾跟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的,请举一下手!”
              ……孩子们举起的手臂比家长们更密集。家长与孩子存在如此隔膜。
              笔者一直认为,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的发展与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几代人精心培育自己的儿孙,目的是让他们成为成功、幸福的人。可是无数事实却反映出结果与初衷相悖。因此,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方式。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两个严重误区,一方面是溺爱,另一方面又对孩子比较专制,不民主,处处管理到,处处管制到。这两种误区结合在一起,概括成一个词,就是“强行塑造”。像捏泥人,家长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至于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性格素质规律,家长往往考虑得非常不周到。
              但愿更多的父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人格,智力开发与情商教育并重,让孩子在自在、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15:56 , Processed in 0.0593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