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手机成孩子“移动网吧” 家长痛诉内容监管真空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家长自述
              “孩子啥都可以忘,给手机充电不会忘”
              “手机上网在害孩子!”昨天,家住沙坪坝的郑女士打进本报热线,痛斥手机的罪状———12岁的女儿因沉迷手机上网,像变了一个人,成绩一落千丈。
              郑女士的女儿婷婷就读于沙坪坝区一所重点中学。去年开始,郑女士发现,女儿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都把手机攥在手上,一刻不停地摆弄。一开始,郑女士有点搞不明白:手机除了打电话就是发短信,为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让女儿整天机不离手?
              去营业厅缴话费时,看着上百元的GPRS流量费,郑女士这才明白:原来女儿迷上了用手机上网。郑女士悄悄注册了一个QQ号,把女儿加为好友,“潜伏”观察,发现不管是课间十分钟还是晚自习,女儿的QQ头像几乎都亮着。她这才知道,手机已经变成了女儿的“移动网吧”。
              郑女士还发现,女儿和同学都喜欢耍QQ空间,经常通过手机留言的方式在网上聊天,聊天尺度之开放、用语之露骨,让她感到瞠目结舌:“骂脏话、互相称呼‘老公’、‘老婆’是普遍现象,有的话连我们大人都说不出口!”
              一天凌晨,婷婷竟因找不到手机充电器,和母亲大吵大闹,“这和网吧里那些彻夜不归的网瘾少年有啥区别?”郑女士委屈地说,开家长会时,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用手机上网的事喊头痛。大家觉得,用电脑上网有过滤功能,网吧也实行“未成年人禁入”,可用手机上网却漏洞重重,一些在电脑网页上无法显示的色情内容,却能让手机用户畅通无阻地访问,“十多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自控力,怎么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侵害?”
              记者调查
              90%以上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功能
              记者在主城多所中学调查发现,几乎90%以上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最普遍的是用手机QQ聊天、更新QQ空间、玩各种在线小游戏。
              南开中学高一年级陈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几乎人人有手机,手机的档次、功能也越来越多。像iphone、诺基亚等智能高档手机,几乎就是一台小电脑,可以随时随地装饰自己的QQ空间,上开心网给朋友留言,转发各种有趣的段子。
              江北区某重点中学初中部的白老师告诉记者,有学生打声讯电话、通过手机看黄色视频,一周的话费就高达200元,最后还把自己饭卡里的钱抠出来给手机充值;晚上查房时,也多次发现有学生偷偷躲在被窝里用手机聊QQ。
              今年9月开学,巴蜀中学初一年级开始在住读班推行一项制度:学生和家长自愿签《手机使用承诺书》,学生承诺在教学时间、教学区域,一律不使用手机;每周返校时将手机统一交给班主任保管,周五中午要离校时,再交还给学生。这一做法在多个班级相继推广,学生上课分心的情况少多了。
              制度缺陷
              手机上网内容监管存在真空
              记者随后联系上移动、联通、电信等多个运营商,询问是否可用监护人的身份,帮孩子关闭手机上网服务,均被告知,只需用本机拨打客服热线,就可顺利开通该项业务。
              记者在国新办网站上查询到,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63条第一款规定“使用电信网络传输信息的内容及其后果由电信用户负责”。也就是说,SP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应当对其发布的信息内容承担法律责任,而基础网络运营商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由此可见,我国《电信条例》的这一规定,同样采用了国际通行的电信安全管理“避风港”制度。电信运营商只给人们提供一个工具,但用户利用网络从事什么活动,运营商却没有控制。
              专家建议
              孩子年龄小自控力差,不宜过早配手机
              西南大学社会与文化发展学院院长、教育专家秦启文说:“要想让孩子不玩,自己先得了解,这东西到底好玩在哪里。”
              他说,如果一味禁止学生玩手机,只能招来孩子的反感。但如果家长与时俱进,和孩子多聊聊网上流行的东西,也去参观下孩子的QQ空间,让孩子把自己当朋友,再进行教育和疏导,效果会好得多。
              他同时建议,给孩子配手机要看人、看时段。年龄太小、自控力太差的孩子,不宜过早配手机;但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可以适当让他通过短信、QQ等方式与外界交流,反而有益无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21:44 , Processed in 0.0409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