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回复: 0

讲完故事要向孩子提问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他们得到思维、知识、审美、娱乐的教育,讲完故事要向孩子提问,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提高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给孩子讲故事,而忽视了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讲完故事后的提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讲故事过程中不提问,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但有时故事讲到主要情节的转折时,可以提出问题,稍停顿一会儿,让幼儿思考,家长再接着讲,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听故事时积极动脑筋。如《聪明的乌龟》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只狐狸饿极了,看见一只青蛙,就轻轻地走过去,想捉青蛙当点心。这时被乌龟看见了,乌龟一口咬住了狐狸的尾巴,狐狸疼得哇哇大叫,问:“是谁咬我的尾巴?”故事讲到这儿,可以问小朋友:“乌龟回答了吗?”这时,小朋友就会思考:乌龟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回答了有什么后果?
           
              另一种方法是,故事讲完之后,家长或教师围绕故事主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这些问题最好能有启发性。一般总是先问地点、时间和人物,然后根据人物的活动、人物间的关系、他们的表情、对话等进行提问。让幼儿随着提问,进行思考,然后回答问题,学说故事中的词语和关键的段落,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提问题时要注意照顾到不同年龄孩子的可接受性。问题太深,小班小朋友不能接受;太浅,大班小朋友感到乏味。一般对小班幼儿提问题要简单、具体;而对大班幼儿提的问题要能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有些故事所说的道理可以让小朋友来归纳。刚开始,孩子由于缺乏归纳能力可能有困难,家长、教师可以示范,以后逐步过渡到讲完故事就提问,帮助理解后,要他们自己归纳、概括,以免造成依赖心理。孩子讲不全时,家长不要急着把答案告诉他,也不要一下子就否定他,而应该鼓励他、启发他,逐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好习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6 16:11 , Processed in 0.0444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