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父母无合同要惩罚子女?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广州小学招生报名前日开始,跟往常一样,这个时候更像是一场对家长的“入学考试”。“为求一个小学学位,广州家长漏夜冒雨通宵排队”(《广州日报》5月16日)的火爆场面,原因据说是部分外来人口聚居地,招收无广州户籍学生的民办学校学位紧缺。
      上学难的名头,都是教育资源有限,但其实都在政府掌控中。“佛山规定外来工无合同,子女不能升学急坏家长”(《南方日报》5月16日)就是典型事例。工厂不与工人签合同,监管责任在于对应的职能部门,如今却将之转嫁到外来工身上,进而处罚孩子,这种教育门槛的设置是极不公平的。
      为了孩子,就算有了本地户口也不够,户口最好是在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好地段。否则就得靠钞票说话。然而令家长们揪心的是,一些学校的学位变得“万金难求”:“广州小学择校费达数万,工作人员称批条更有效”(《羊城晚报》5月16日)。
      近些年,老师这个队伍中不断传来斯文扫地的消息,令人频跌眼镜。“汕头一幼儿园老师指挥女童掌掴男童并录下视频”(《南方都市报》5月16日),让教育部门一名负责人也惊叹“那个小女孩好像是培训过的专业打手”。只是在惊叹之余,还是请教领导:除了泛泛地提师德教育,这么“优秀”的高价幼儿园发生这种令人发指的事,园方为何毫无察觉?
      “英德市百名中小学校长自首,多数未受处罚”(《羊城晚报》5月16日),从报道所见,源头在于受了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贪腐的“牵连”。与其感叹“师道尊严”被拖下水,不如反思行政部门的权力是如何凌驾其上的。
      昨天还有两条从技术的角度讲有点难以消化的新闻:“广东将‘三控’药价,按通用名称制定最高零售价”(金羊网5月16日);“韶关将精神病人‘入库’,要求列管率达到100%”(《羊城晚报》5月16日)。里面的术语和措施让人看不太懂。治病救人也罢,维稳也好,是不是该往深里解读一下相关原则?毕竟政务服务不只是有标准后就照本宣科那么简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7 22:53 , Processed in 0.07003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