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让学生当“卧底”到底对不对?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据法制日报报道 为了预防和打击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今后,云南省昆明市每一所学校都将在各个班级发展“治安小信息员”,专门收集不良青少年活动情况。而涉及的“问题学生”将会被送入“工读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矫治。
      背景:
      校园频现暴力事件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独生子女、外来人员子女的增多,各地校园都频现暴力事件,而昆明最近也曝出了“云秀暴力”事件。
      近日,昆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要求:今后凡是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等8类学生将被送交“工读学校”进行为期10至15天的法制教育;同时要求学校各班主任要在班上发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员”,收集校园暴力和“拔毛”等侵财犯罪、手机网络淫秽传播等信息。
      质疑:
      同学容易相互猜疑
      对于昆明加强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做法,很多市民和教师都持肯定的态度,但也有专家对一些做法提出了质疑。
      云南师范大学一位姓杨的教授就表示,在同学之中发展专门的“治安小信息员”的做法欠妥。他认为,中小学校里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尚未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在校园中间上演“潜伏”大戏,发展“卧底”,收集其他同学的不良信息,不仅会在年幼的同学之间造成相互猜疑,而且对充当“信息员”的同学的心理健康也十分不利。
      评论:
      校园“无间道”不可取
      著名主持人闾丘露薇表示,在云南,学生充当“小卧底”这种事情要非常警惕,非常小心。学校如此做法推卸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让未成年人去分担,把未成年人放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充当“小卧底”对这些未成年人成长也会有影响。打小报告、告密不单单对未成年人,即使是对大学生甚至成年人来说,也不应该是鼓励的做法,这样会导致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当中,缺乏对别人的信任,社会缺乏互信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要共同付出很大的成本。(钟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5 20:10 , Processed in 0.05454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