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怎样鼓励孩子进行模仿学习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对于孩子来讲,模仿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
      不少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模仿,认为这是缺乏创造力的表现。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父母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缘故。
      模仿就是对人、动物、事物的表面现象仿效、照着样子做,这是创造的开始。模仿是孩子本能,但是怎样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如果你希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妨从鼓励孩子模仿开始。
      1.巧妙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模仿
      对孩子来说,什么都是值得模仿的。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很感兴趣,总希望像父母一样能够做各种事。
      观察资料证明,孩子认为最感刺激的事也最愿模仿的,如,学电影电视中的“坏人”。“坏人叼着烟,跷着腿,打打杀杀,飞檐走壁,披着衣服,戴着墨镜”在孩子的心目中,这实在是太威风了。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就必须进行正确引导了。孩子模仿的对象应该是健康的。比如模仿医生看病,孩子可以会用椅子摆成医院,像模像样地给玩具布娃娃看病、开药、打针。这种创造性模仿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知识,树立为别人服务的理想。
      2.尽早提供模仿的环境
      孩子能够坐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每天用童车推着他到户外去活动2—3小时,让孩子接触空气和阳光,接触美丽的大自然。
      父母也可以在草地上铺一块小毯子,放一些玩具在毯子上,让孩子挪动身体,伸手去抓,这就是模仿的早期准备。
      3.尽量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
      如果孩子不愿意在小围栏里玩儿,父母就应该让他出来。儿童教育专家研究认为,孩子在小围栏里玩儿的时间一般到半岁左右。如果到了九个月,父母还把孩子圈在小围栏中,对孩子来说这与成人坐 “监狱”没有什么区别。
      孩子不愿意在小围栏中玩儿,不一定就是又哭又闹,而是他们在小围栏中玩儿烦了,根本不想再在里面玩儿了。
      如果父母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极大地阻碍了孩子模仿的能力发展。因此,父母要尽可能提供给孩子开辟一方新的天地,不要因为怕麻烦一图清闲就长时间地把孩子“关在”小围栏中。俗话说:“孩子岁半,翻坛倒罐。”
      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可能会打破一些东西,干一些“坏事”,但是这应该是无所谓的。容易打破的东西要收拾好,衣服脏了洗一洗就可以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在乎这些。
      4.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范对象,因此,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孩子2~3岁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不断加强,大脑结构日益完善,可以认识更多的东西了,这是模仿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需要有玩伴。父母每天都必须抽出一定时间来陪孩子玩儿,这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与小动物为伴了,他们常常会摆出“小大人”的样子,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那一个”、“你别动,我会”等。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逐渐增加模仿的难度,比如进行律动表演,可以按照乐感、节奏、感情色彩等要求,让孩子做十分丰富明快的动作,很多孩子都会模仿得惟妙惟肖。
      当孩子大些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增加模仿的难度,如鼓励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样子和叫声,或者模仿某人的说话或动作。
      孩子从学说话到走路,从运用各种工具到与人交往,都是一个不断的模仿的过程。父母把握好了这个过程,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模仿,就能为孩子的创造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7 04:59 , Processed in 0.0636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