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教育时评:“最牛班级”体现出的不公平现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继去年4个“竞赛男”联手打造“最牛寝室”后,今年又出现了一个“最牛班级”:上海华师大二附中一个班级54人有46人已获清华北大保送资格,另外8人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中广网1月28日)
      我承认这54名同学获得保送资格与个人的资质和勤奋固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和一些资质稍差以及寒门学子相比,他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却是“功夫在书外”。
      天时自然不必说,生在这样一个贫富差距日趋拉大的大环境下,谁的父母拥有更多的财富,意味着谁就有条件享受更为优越的教育资源。
      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许城市里能够产生这样的“最牛班级”会很简单,但是到了经济并不发达地区,尽管也分重点班、尽管学生资质也不错,但是和城市的学生相比,他们后天条件显然相差甚于,并且城市的保送名额多。在地利上,重点与非重点、城市和乡村,显然存在严重失衡。
      再一个就是人和,抛开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不说,但是师资力量这一块,起步较慢的学生和贫寒学子显然要比这54名“最牛学生”要差很多。
      最牛的学校、最牛的班级、最牛的教师资源、最牛的外界条件、最牛的保送政策加上资质最牛的学生成就了“最牛班级”自然是顺理成章。可是,对于学生而言,除了资质是天然的,其他的都是导致竞争不公平的因素,而“最牛班级”就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下的怪蛋,而这个怪蛋的中文名叫做“教育不公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7 03:03 , Processed in 0.059483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