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回复: 0

家长必读:如何让孩子对自己充满希望?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在很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希望、目标曾经历这样的阶段:
      “我能行!”——这样的自我激励的语言,在越是年纪小的孩子口中越容易听到。
      “我能行?”——这样的自我怀疑,在一些孩子心里萦绕。
      “我不行!”——这样的自我否定,在一些孩子躲避的眼神、逃避的行为中,让我们读到。
      一位家长感慨地说,孩子刚上学的时候,经常说自己能当上班长、能考上最好的大学……渐渐到了小学高年级、初中,孩子就不再有这样的想法了,学习也没有了热情。
      锦州市国和小学一位心理咨询老师说,孩子在年龄很小时,拥有很多的积极希望。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经常无畏地告诉大人,他们要上清华、北大,但是到了初中以后这种情形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希望是遥不可及、不切实际的,因此不会再提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与其希望程度相关。也就是说,没有希望对孩子的学业有一定影响。这种希望是非常可贵的,而一些家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积极意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知道自己与理想的差距就会为此努力,因此经常说“你还想……,就凭你现在的成绩什么也干不了”。孩子的希望逐渐被这种消极的评价破坏了。他们对自己的现状的认识可能更实际了,却因此丧失了对自己的希望追求的热情与兴趣,表现得更加平庸。
      家长们如何提高孩子的希望水平呢?心理咨询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家长应帮助孩子确立合理的目标。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孩子学习没有动力,其实没有目标是首要问题。问到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就会说:为他自己呗!实际情况中,很多孩子却将学习的责任与受益者看成是家长,这很明显是学习目标的极大偏差。究其原因,家长对孩子学习这件事负责太多,没有真正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当然其不能真正负责地学习了。所以,家长要将学习这件事看做是孩子自己的事,只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而绝非替代。只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负责任地考虑自己的学习目的、目标。
      如果孩子订立了学习的目标、希望,家长切不可因为孩子暂时的不适应及挫折对其进行打击、批评。因为,孩子希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家长的断言起到的作用只是向孩子表达了不信任。
      其次,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什么是意志力?它是与困难相伴而生的,困难中才能体现并磨炼意志。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们都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稍有挫折,就会放弃。常看到孩子立志,希望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与孩子不能够为自己的希望付出努力、克服困难有关。因此,家长应当寻找各种契机有意识地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最重要的是家长主动寻求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心理学研究发现,指导孩子阅读一些充满希望的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故事,对其希望水平有很大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孩子年龄较小,容易受暗示,再加上孩子本身没有更多的生活经历,他们只能把他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自己的参照系。此外,孩子有较高希望水平的伙伴,就可以提供一个现实的直接榜样,从而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希望。因此,为孩子选择相关的人物传记,并指导孩子在社会交往中选择朋友,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积极的希望水平。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天他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您可能觉得非常荒诞,但只要孩子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就一定会有收获。因此,请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希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5 16:43 , Processed in 0.044778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