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孩子总问“为什么” 家长可别烦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许多最终成为著名人物的人,在学校时并不总是很出色的。有人对400名杰出人物做了调查,发现他们虽然都很爱学习,但是其中有3/5的人在学校时成绩平平。然而他们一旦被求知欲激发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潜心钻研,从而取得令人惊讶的成绩。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被看作是科学家。他们接触大自然,观察世间万物时,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问题。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而我们喝的水、洗脸的水却没有颜色?
      为什么人不吃饭会觉得饿?
      为什么花是红的,叶子是绿的?
      肥皂泡为什么会在空中飞?
      电视机为什么能收到图象?
      歌声为什么会从收音机里跑出来?
      金鱼能生活在水里,人为什么不能?
      燕子落在高压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
      为什么汽车四个轮子,三轮车三个轮子,自行车两个轮子?
      等等,等等。
      家长对于回答这样的问题,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有能力给予解答,家长便在孩子面前表现一番,于是从来龙去脉,到前因后果,条分缕析,头头是道,解答惟恐不详细,表述惟恐不严密。这种解答也确实能使孩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由于你的解答过于详细,不需要孩子去思考,不需要孩子去尝试,不需要孩子去探究,那么,孩子也就失去了思考、尝试、探索、发现的兴趣,抑制了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这不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种情况是,家长因没有能力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而自惭自愧,面对孩子没完没了的发问而手足无措。
      第三种情况是,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不屑一顾,要么说:别烦人,一边去!要么说:真笨!连这都理解不了!曾经有一个孩子问爸爸:为什么夏天天长,冬天天短?爸爸说:真笨,连这都知道!热胀冷缩呗!
      当然,这些做法都是不足取的,因为这种回答都抑制或打击了孩子主动求知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励孩子的探索精神。那么采取何种方法才算正确呢?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家长应该鼓励、引导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并给予表扬,同时创造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去想:到什么地方,通过什么途径,寻找哪些文献资料,寻找哪些专家学者,寻找哪些实验室,需要通过哪些手段,去寻找答案。当孩子问得没完没了时,可以这样答复他:“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也许目前这世界上没人知道,也许你长大后会知道,那么,你将会成为第一个发现这个答案的人。”
      法国作家法郎士认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莫尔夫认为:科学始于好奇。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也说过,要搞科学研究,就离不开好奇,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是激发人进行研究探索的重要动力。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在少年时代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爱迪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就抓住大人的衣角问个不停。一次,他看到孵蛋的母鸡后想:人为什么不能孵出小鸡呢?于是就蹲在鸡窝里,在屁股下面放了好多鸡蛋,自己孵起小鸡来。
      怎样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呢?这里提五条建议。
      1、家长应鼓励和倾听孩子的提问。
      比如,有的孩子问:“人是猴子变的,后来的猴子怎么不再变人了?”有的孩子问:“古代人是怎样建造金字塔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不一定能圆满解答,但家长要鼓励他提,并认真倾听他提的问题。你可以告诉他:“这些问题我回答不了,可能暂时全世界也没人能回答得了,所以你要努力学习,争取到将来由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提出的希奇古怪的问题,绝不能随便嘲笑、讽刺或不屑一顾,而是要予以高度重视,并耐心细致地给以解答,回答不了的,则要鼓励孩子努力钻研,寻找答案。
      2、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不要急于表态,而要以此为契机把孩子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讨论。
      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或解决的办法不要轻易的肯定或否定,因为肯定和否定都意味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经结束。你可以说:“真有趣!我怎样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3、经常让孩子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激发孩子的兴趣。
      你一再给孩子讲饭前要洗手的道理,不如让孩子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的手指甲;你反复给孩子讲水受热会蒸发的道理,不如让孩子去看看锅里的水在沸腾。好奇心实质上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好奇心强烈的程度与求知欲强烈的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求知欲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做父母的需要耐心观察,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要给以及时的鼓励和培养。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兴趣的表现不是很外露,不那么容易被发现,这时,你要耐心观察,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有的孩子的兴趣很不稳定,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这时候,家长不要焦躁,要耐心等待,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比较稳定了,就要在这方面多花点功夫。
      4、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热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发明家,他们中的90%都曾想要发明某种东西,只是大部分人的热情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孩子的一些新想法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需要父母从小培养他的恒心和毅力。要善于捕捉孩子刹那间闪现出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要满足于一种答案。让孩子从不断的创造中感到愉快,才能维持恒久的创造热情。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免得孩子因多次受挫而失去创造热情。
      5、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长处,发挥了自己优势,以优势起步,从长处着手,最后才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因为,在孩子的优势里隐藏着巨大的潜力,隐藏着成功的密码。环顾四周,我们可以看到,能歌善舞的人走向了舞台,左右逢源的人走向政坛,笔下生花的人成了作家。其实,人的一生,不知道自己的劣势并不太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因为优势可以让你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而劣势则会影响你立足的稳定度。那么,作为家长,我们不必因为孩子在某些方面弱于他人,就想尽办法去弥补弱势。弥补弱势可能使孩子避免失败,而发挥优势才能使孩子出类拔萃。
      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他的优势领域,只有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发挥自己的优势,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生存之道,也是一种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如果咱们中国的家长们都能减少一点对孩子吃穿的过度专注,都能淡化一点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增加一点对孩子探索兴趣的培养,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更加优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4 20:58 , Processed in 0.06446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