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中国教育还能培养出钱学森吗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一个98岁的老人离去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空间。
      钱学森当年的归国,是一段惊险的传奇。美国当时的海军次长金布尔称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事实上,钱学森的能量远胜于5个师,他的贡献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两弹一星”及中国的航天事业,都重重叠叠地烙着钱学森的名字——这的确是一段更惊人的传奇。
      4年前,缠绵病榻的钱学森对温家宝总理剀切陈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九旬老翁钱学森在抨击现行教育制度的时候,毫不留情:“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钱学森所指,从本质上说,是当今高等教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缺失。
    钱学森曾说,他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美国的大学教育,敢于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更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与竞争气氛。
      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身边读初三的女儿正在无奈地背诵着钱老所不齿的“标准答案”,而中国无数的孩子与此同时就在这样的背诵中,走向钱学森所担心的“对知识没有兴趣”、丧失“独特的、创新的”能力。
      在科学的领域里人人平等。然而,在中国的学校,老师永远是不可挑战的绝对权威,学习就是模仿,独立思考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小学作文,春天一定是美丽的,不能是疾病盛行的;中学作文,节日一定是欢庆的,不能是疲惫的;读硕读博,就是跟着导师亦步亦趋。
      这样的教育,还能培养出钱学森吗?德高望重如钱学森,这样的忧虑表达过多次,仍然无法撼动应试教育,这成了老人晚年的一块心病,更是一代人的悲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2 19:33 , Processed in 0.051156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