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回复: 1

关于2010幼升小择校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择校,我们从小白三岁多时就开始考虑。是留在北京上学?还是回户口所在地上学?还是回爸爸的老家上学?各有利弊。我把近几年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记下来,与大家分享。政策与观点不一定准确,仅仅是想感叹一下,现在孩子上学,真不容易。
       
          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是:
       
          第一,一家人的户口都不在北京,如果小白在北京上学,那么从小就要面临赞助费的问题。
       
          第二,家附近没有较好的学校,如果想就读好的学校,需要找大量的关系走后门,然后还需要在学校附近租房住。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外地户口的孩子在北京就读小初高,但是是没有办法在北京参加全国高考的,那么16岁以后,小白该何去何从?
       
          2009年出台了新政策,持有工作居住证的外地在京人员,可以凭工作居住证,也就是人们戏称的“北京绿卡”,子女可以在家附近的学校,以就近上学的原则入学。翻阅了政策后,我们开始在家附近四处打听学校,可是都不太理想,通常都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做家长的都会在自己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机会。可以入学的公立小学,首先就被我们否定了。很多没有当家长的朋友会指责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小白去你们认为的好的学校?为什么小孩就不能自己选择?为什么不找一个离家近的,不让孩子这么辛苦?为什么不一定要把孩子弄得这么辛苦,你们有没有问过她的感受?为什么你们做家长的就只会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
       
          没错,一系列的问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争辩。身为80后的妈妈,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受过高考的压力,所以,年轻的父母们或即将成为父母的朋友们,都会欣赏国外的教育机制,时常跟我说的是,学校不是最主要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没错,我也承认,在我还没有当妈妈之前,或者在小白三岁之前,我和老公一直认为,我们会成为最开明的父母,不让孩子学太多的东西,我们的孩子是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长大的。可是,当自己真的成了父母,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鲜活的孩子,你不得已的会去考虑很多。
       
          我为什么要否定家附近的这所公立小学?从小区论坛里,邻居口碑中,了解到这个学校,小学生谈恋爱的,中学生在小区里抽着烟,男女勾肩搭背在一起的……没错,不是别的学校就没有这些,关键还是看家长和孩子个人,但是孟母还得三迁,如果能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我不会让小白进入这样的学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的。即使我相信“出淤泥而不染”,但还是没有勇气用小白的一辈子去赌。
       
          放弃了家附近的公立小学后,我们又了解了更多的学校,或多可进入传说中好学校的方式。
       
          从我们情况出发,没有关系没有户口,拿着一本工作居住证,最适合的方法可能是找一处学区房,然后入学。
       
          首先说说学区房。众所周知,就是特定的小区/住宅的业主家的小孩,可以按政策规定直接进入指定的学校。我们也一开始就以为,只要你在学校附近买个房子,就能顺利的进入这附近的学校,可是深入了解后才明白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在同一个地区,有很多小区,不见得是这附近的小区都属于学区房。如果买房是为了孩子上学,那么,一定要去学校问清楚,附近的哪些房产属于学区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关村二校位于五道口附近,因为离我单位非常近,天天路过,唐宁ONE就在中关村二小的旁边,房产商打出的售房广告中最据有吸引力的便是“签约入读中关村二小,百年名校。”,也就是说,买这个楼盘的房子,子女保证可以入读中关村二小。但是看看旁边的华清嘉园,华清嘉园甚至还有一幢楼建中关村二小里面,但是这个小区业主的孩子,是不能按学区房的待遇就读中关村二小的。所以,家长在选择“学区房”这个途径时,一定要搞清楚,你所选择的房产,是否在“学区房”的范围。
       
          第二,“学区房”中的二手房。开车在海淀区闲逛,特别是各学校附近,会不经意的看到一些七八十年代老档的窗户上贴着房屋出售的小广告——“可就XXXX小学”。学区房范围里的二手房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馍馍。但是,在购买二手房时,也请要了解清楚各个片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政策。有些学校规定,一套房屋只有一个名额可就读本校的,出就是说,如果前房主的子女已通过这所房子,进入该校就读,那么,即使你在买下这所二手房后,你的子女也是没有资格在这里上学的。还有些区域或学校规定,必须要在学区房里住满三年或几年以上,你才资格在学区房里入学的,因此,要买学区房要曾早,不是买了房就马上能解决眼前问题的。
       
          第三,现在很多新开的楼盘都打着学区房的旗号,惹得很大一批像我们这样望子成龙的家长蠢蠢欲动。我和老公也长时间的关注这一块动态。我们的想法是,要上名校,托人打点关系,赞助费等等……搞不好加起来也要十几万几十万,最后还不一定能百分百把握能进去,如果那这些钱再加一点钱,买个学区房,孩子能顺利上学,最后还能落一套房子,还不用欠人情托关系,这不是三全其美呢?
       
          可是问题往往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前面提到的五道口的房子,小户型太贵太贵,大户型又太大太大,这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承担得起的,之后又跟进看了北三环边上某楼盘,这里某大附小,某大附中在这里建分校,开发商最大的谑头也是子女可入读某大附小。去年5月底的第一波开盘没有赶上,一万八的单价,排队的人跟疯了一样,我们还想,直于么?时间到了6月份,价格就是二万二,不找熟人还不一定买得到!6月底就已经二万四一平了,简直非常的夸张,到了7月底,我再去寻抹,已经三万多一平,现在已经直破四万,还是那句话,有钱没关系你还不一定买得到!后来,托客户的关系,帮我打听到一套户型不好,朝向不好,被人退下来的,在邻小区的一套房,同样可以入读某某名校,想想户型不好也可以忍,只要孩子能入学,价格还比市价便宜,所以很欣喜的打算去买。后来跟开发商的经理通电话,被告之,现在哪里还有三万以下的价格给你?三万七都不可能了,户型差也不愁卖,多得是为了孩子舍得掏钱的人。后来在与他的交流中,也算是客气的告诉我,现在没有一个开发商会把“入读名校”这一点写进购买协议里的,最多只是口头承诺,有些楼盘就仅是销售人员在给业主这么说罢了。
       
          我还不甘心,继续寻抹,又了解到北五环外新开盘的某别墅+公寓楼盘,XX实验小学分校建在这里。正巧在某次活动上认识了该楼盘负责市场的老总,客套几句,了解情况。老总说,只要你买我们的房子,我保证你的孩子能上XX实验。再一聊价格,老总笑着说,一开始也拿不准这个能卖个什么行情,所以在08年11月开盘时,只要8千多一平,后来赶了个巧,政府决定把XX实验的分校建在小区里,一下就值钱了!一年时间,公寓二万二每平米,还是得找熟人!老总说,一期早没了,二期我给你留意着,你找我,我只敢保证你能买上房。也就是说,不找熟人,可能连个拿号的机会都没有。这个楼盘至今二期都还没有开盘,老总电话跟我说,开盘也预计在二万五以上,直冲二万八去了……
       
          老公说,算了吧,也许我们不该对小白寄与太大太多的期望,普普通通过一生吧!讨论了一个下午,我们决定送小白去家附近另一所私立的学校。基本上就是交些赞助费就能入学,况且小白在这里上的学前班,入学有优先权。
       
          在做完决定后,老公依然不懈的在各方打听关于孩子择校的信息。某晚深夜,老公把我叫醒,因为他在某专业论坛看到大家都在讨论私立与公立的问题,其中一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列了一大篇如何帮忙孩子择学的指导,大致意思是,国内私立学校与国外私立学校无法比,相比国内的公立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校风,升学率等各方面都要差很多。以及一些家长提出疑问,是否一定要帮孩子择校?顺其自然而不给孩子过重有负担不是很好吗?(这个理念与我们的理念很一致),但是权威人士又说了,孩子还没有判断能力,家长在这个时候不帮助孩子做出对孩子更有益的选择,那么简直有点妄为父母……种种很多问题,老公看完后一直在说,如果我们不为孩子努力一把,感觉会后悔一辈子。
       
          于是,我们又重新燃起来又努力再为孩子博一把寻找更合适的公立学校的念头。
       
          关于公立与私立,以及国际学校,我们也做过一些了解。
       
          在北京真正好的私立学校也是不那么容易进去的,比如各区的外国语实验学校,国际学校也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汇佳,顺义国际学校。如果孩子决定了上国际学校,那就意味着18岁他将出国继续学习,因为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材与公立学校、普通私立学校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多的是为孩子出国做准备,在选择国际学校的同时,也意味着家长得准备好一大笔钱,包括从小学到高中每年不菲的学费,以及出国的一笔费用。我们担心的是什么?孩子会不会攀比你爸爸开的是什么车来接你,而我爸爸为什么只能开普通的车来接我?让孩子越晚接触金钱与攀比,对孩子越有好处,至少目前我和老公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们放弃了国际学校,同时,小白的奶奶也舍不得让孩子六岁就寄宿,每周只能见一次,简直要了老人家的半条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6-8-5 0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说我们今天去面试的学校。在面试之前,我还小小的紧张了一把,不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所以在前几天,就在有意无意间跟小白聊天,检查她是否记得父母的名字,父母的电话号码,火警号码,急救号码等等,每天放学后坚持做几道简单的数学题,写拼音,就准备着老师的考题呢。
       
          小白今天的测试很成功,她相当有把握,60道题她有信心全对。今天测试的没有拼音没有数学,全是图形题,测试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觉得有趣的同时,也不会觉得入学是一件很厌烦的事。
       
          在小白去测试的时候,我和老公被带到礼堂,安排有一位学前教育专家的讲座,以及与学校校长的见面对谈。
       
          听了教育专家的讲座,老公问我,是不是又颠覆了你心中的教育理念?
       
          没错,再一次被震撼!专家也是那个观点,孩子的一生,出生,入托,入学,中考,高考,就业,婚姻,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家长能帮上忙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出生,而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真真切切的来到了,并且马上要到第三步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入学,同时,这个环节也是最后父母能帮上忙的环节,之后的每一个环节,主动力在孩子,而孩子目前还没有选择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正确的帮助孩子做出选择的,并且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只有父母。小孩在准备入学之前,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数学知识等。
       
          之后是与校长的见面,谈话的内容比较轻松,从谈话中让我们更喜欢这所学校。校长解释,为什么孩子入学测试题不是数学拼音英语,而是逻辑思维测试,校长不主张孩子在入学前就学习很多知识,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对学习产生的是一种任务和负担的意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一年级入学后,拼音,数学,英文字母等等都会重头开始学,所以不用在入学前就给孩子灌输太多的知识。这点与我们之前的教育理念一致,在观念上产生了共鸣,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觉得非常愉快。
       
          但是小白在学前班里还是学了很多基础知识,同时在平时的积累中认得非常多的汉字。对于一点,实际情况好像与我们的教育理念又是冲突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择校这个问题,了触到不同学校的面试是不同的。有的学校是考逻辑思维,有的学校是考综合能力,有的学校则会考基础算术,英文对话等,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一点基础都没有,那么,如果遇到学校是这样的面试形式,那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另外,现在有部分学校,把一年级的数学/拼音等内容用很短的时间带过,因为很多孩子都是在学前就完成了一年级的课程,所以一年级的课程自然在起步就比我们上学那个年代要快一些,难一些。也就出现了个别家长反应的,孩子在进入一年级后学习跟不上,严重的甚至被学校退学……
       
          所以,在随大流的现状下,我们为小白选择了学前班,提前一年学习了基础知识。
       
          一次跟好朋友聊天,她的宝贝是09年入学的,之前也跟我们一样,主张什么都不学,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后来宝贝在入学后,就是跟不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别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拿着全是文字的故事书,整篇整篇的自己阅读,而自己的孩子不仅不会识字,数学考虑也通常是不及格,我的这位朋友就后悔得很,叫我一定要给小白打好基础,同时,她家的老二,不会再走姐姐的路,一定会提前打发基础。
       
          我想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让小白在北京上学?很简单,在北京视野更开阔,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件好事,况且,如何孩子离开父母而成长,不能陪伴她的成长,引导她成人,那么我们岂不是枉为父母?
       
          户口不在北京的孩子在京上学后,就会面临今后无法在北京高考的问题。在怀小白的那一年,就看到了这样的案例,当时觉得离我还远,所以也没有仔细考虑,但是时间如飞,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在北京择校,很快也要面临高考还是出国的问题?
       
          户口不在北京的孩子,在高考时是需要回户口所有地(即原籍)参加高考的。很多朋友会想,那么我在高三的时候再转回原籍的高中,然后再当地参考。可是据我们了解到原籍的政策是,如果你要在当地参加高考,那么你必须要有在当地的学籍,你要想拥有当地的学籍,那么你必须要在当地的中学读上多少年,并且,当地的高中需要你有在当地的中考成绩和档案……听上去就很复杂吧,也就是说,要在当地高考,你必须那当地读高中,要在当地读高中,那么你要在当地中考,要在当地中考,那么你需要在当地读初中……如此复杂的关系,看你头晕不晕,当然,这个跟各省的政策也有关,情况不一定,仅供大家参考。
       
          我们暂定不去考虑高考的问题,还有十二年,北京人群里像我们这种情况的,现在肯定以百万为单位在增加,而不在是以前的个案,我们还存有希望,在逐渐完善的制度中,也许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实在不能改变……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出国了。
       
          谈到户口影响孩子上学这个问题,就顺带聊聊我认为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选择在国外或港澳台生孩子。据我了解,很多学校都有专门针对外籍学生和港澳台籍学生的收费标准,收费虽然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基本上是愿意交钱能入读的可能性非常大,相对难度,比外地户口在京上学的孩子来说,可能更容易一些。老公有个台湾的朋友,家离我们也非常近,我们都看中的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他家的大闺女在去年九月,相对轻松就入学了,他去某个相关政府机构开据了一个台胞证明,然后在学校就很顺利的按照台胞的政策入学了。那么,老二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继续在北京上学。
       
          香港人抱怨内地人去香港生孩子,抢占他们的社会资源,内地人尽打个算盘分享他们的社会保障。但是,也不完是这个原因,更何况大多数孩子在出生之后的数十年都不会去香港读书和定居,等到他们可以独立的以香港居民的身份生活在香港时,又不知道那时的政策和制度对这类人群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的说不准。他们的父母不能保障这个身份对他未来会有什么好或不好的影响,但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眼前能解决的是孩子上学的问题。
       
          平时去接小白下课,家长站在学校门外聊得最多的也是择校的问题。共同的问题和困难,把大家拉得更近了。
       
          有一些规定,我没有亲自去了解过,仅从别的妈妈口中了解到,还是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关于学籍。从小学开始的学籍就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升学,原则上是,学籍与学区保持一致,中考择校也与学籍息息相关。为什么这么多家长都拼了命的把孩子往海淀区的小学里送?因为你一旦拥有了海淀区的学籍,那么,小升初时,你的孩子自然以被划在海淀区的中学范围内,而西城区学籍的孩子如何想在海淀区读初中,那么可能需要动用别的方式和关系。
       
          今天与校长的交流中更确切的了解到,升学范围可从学籍,户口所在区,以及特长生学校推优三种方式进行报考和选择。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也把户口进行迁移,当然,这个是指拥有北京户口的人们,像我们就与这个无缘。但是每个区针对户口所在地划片的政策,也是有不同要求的。比如,西城区的规定是,只要孩子的户口在西城区,那就可以在西城区对应的小学入学,但是海淀区的规定是,需要父母与孩子的户口都在海淀,孩子才可以在海淀上学,我想这就是防止更多人想让孩子上名校,而不惜花钱找关系迁移户口所在地的做法。
       
          今天的学校让我们很满意,心中不免有一丝喜悦,希望我们能幸运的接到学校的录取通知,希望我们的小白能顺利入学。我仍然在矛盾中,为孩子,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1 05:02 , Processed in 0.08177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