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中国数学发展简史—发展时期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和上面讲的数学盛世相比,这一阶段几乎是黯然失色了。
      从宋朝末年到元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国大地上烽火连年,科学技术不受重视,大量宝贵的数学遗产遭受损失。
      明朝建立以后,生产曾在一个短暂时期里有所发展,但马上又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走向了衰落,直到清朝初年才缓过一口气来。处在这样一种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环境中,数学跌入低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世界发展的潮流历来是不等人的,乘我们衰落的功夫,西方数学悄悄地追上来,并且反过来渗透进中国。
      当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候,为了寻求发展,天主教传教士、海盗、商人纷纷涌进中国。他们除了从我国带走了原料、市场、廉价劳动力,也带来了一些文化知识。
      16世纪~18世纪来华的传教士中,以意大利人利玛窦(公元1552~公元1610年)影响最大。在1583~1599年,当他活动于我国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时,结识了不少中国著名学者,如李贽、徐光启、李之藻等人。这些人正处于不满空谈理学,渴望富国强兵的思想状态中,为此他们迫切希望世界上的最新科技成果。而利玛窦的到来,无疑是起了一拍即合的作用。利玛窦与徐光启和李之藻分别合译了两部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其中《几何原本》文字通俗,很少疏漏。尽管当时原著中的拉丁文没有现成的中国词汇可对照,但是徐光启仍是克服困难,创造出许多恰当的译名,使全书达到信、达、雅的水平。
      从利玛窦与中国学者合译专著开始,西学东渐的势头越来越大。
      那么这个时期我国自己的数学“特产”是什么呢?是珠算。
      在隋唐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在改进筹算上打主意了。他们想办法简化筹算方法、编口诀……然而,在迅速发展的数学领域中,筹算法必然会被其他算法所代替。
      元朝末期,小巧灵便的算盘出现了。人们看着这计算简捷、携带方便的新工具欣喜异常,甚至有人把它编到了俗语、诗歌、唱词中。
      算盘的出现,很快就引出了珠算口诀和珠算法书籍,16、17世纪,在我国大量的有关珠算的书籍中,最有名的是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
      珠算普及以后,筹算便自动销声匿迹了。
      就在中国人发明珠算后不久,1642年,19岁的法国数学家巴斯加(公元1623~1662年)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目前,虽然我们已进入了计算机时代,然而珠算仍有它的一席之地。有人试过,在加减法运算中,它的速度甚至超过小型计算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4 14:10 , Processed in 0.0531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