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数学符号的由来(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3: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数学符号是人们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发明的。采用数学符号不仅为了省事、简化,更重要的是,符号是正确地表述概念,说明方法和建立定理必不可少的。
      法国数学家韦达是第一个将符号引入数学的人。韦达的代数著作《分析术新论》是一部最早的符号代数著作。现在的数学符号体系主要采用的是笛卡儿使用的符号。
      那么,你想知道数学符号的由来吗?请看:
      运算符号:+、-、×、÷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都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才得以广泛使用。
      “+”号,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的字头p。在法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平着写,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号也同样,使用英文monus(减)的字头m,也是为了便于速写,逐渐变成了“-”。
      “×”号表示相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1618年提出来的。“×”是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所以的“+”号斜过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与字母“ⅹ“容易混淆,提倡用“?”表示相乘。后来,“×”与“?”都表示相乘。
      “÷”号表示相除,也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提出的,他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横线”表示除法,如a/b表示b除a。后来有人把这两个符号合二为一,就得到“÷”。把÷正式作为除法的运算符号是瑞士数学家拉恩,一条横线将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界的意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5 03:43 , Processed in 0.05388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