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回复: 1

2016全国卷高考作文点评: 看图作文中的价值观体现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0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晶莹老师点评2016全国卷高考作文: 看图作文中的价值观体现
           
              2016年春,时事评论类作文题目在各地高考语文模拟题中层出不穷,引力波、“上海姑娘与江西男生”等热门事件一一变身为作文题目,无数考生为这种紧密结合时事的作文题目积极备考。6月7日,2016年高考作文出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前不被看好的看图作文作为材料作文的一种,再次回到了高考舞台上。
           
              回溯历史,2013-2015三年间,看图作文都未曾出现。继续追溯,2012年只有湖南卷出现一道以“手”为主题的材料作文,文字材料中有详细提示“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图片中的手更像是一种补充。如2016年全国卷一般,要求考生完全从图片中提取信息,行文立意的题目,十年间,只有2007和2010年的全国卷了。
           
              2012年湖南卷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71046_57568f967547022.png

    171046_57568f967547022.png

              2007年 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171046_57568f962c05c22.png

    171046_57568f962c05c22.png

           
              2010年 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171045_57568f95a33d522.png

    171045_57568f95a33d522.png

             
              虽然看图作文的出现让人意外,但是,如果考生曾系统地根据高考作文真题进行系统的审题和立意的训练,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不难选择一个稳妥的角度来立意行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13 10: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12
                                   
              2016年 全国1卷
           

    171045_57568f955549c22.png

    171045_57568f955549c22.png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目: 画面中有2个学生,左侧的学生A第一次成绩是100分,第二次成绩是98分;右侧的学生B第一次成绩是55分,第二次的成绩是61分。
           
              批判者(家长或者老师)在一次的评判中,给了学生A一个吻,给了学生B一巴掌,即褒奖了分数较高的学生A,批评了分数低的学生B。但第二次的评判结果完全“逆转”,学生A虽然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由于成绩下降挨了巴掌,而学生B虽然分数差但是因为有了微小的进步获得了表扬。
           
              在考前,晶莹老师反复强调,高考作文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考察。这道题目,就是一道典型的价值观考察的题目——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这则漫画想表达的,当然不仅仅局限在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上,需要延伸至社会层面。那么,漫画中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对这种评价标准的判断和分析,其实就是考生价值观的体现。能否把一个相对抽象的价值标准论述清楚,则是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体现。
           
              最简单的立意角度,是从评判者的角度,言说这种标准的正确性。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他在人群中的成就,而是和自己比是否有进步。或者说,我们可以不是第一名,但永远要比过去的自己更好。甚至可以说这道题目是2012浙江卷“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主题的另一种延续。
           
              当然,我们可以做更深层次的解读:作为评判者,在评价任何事物的时候,都需要全面、客观、理性地去看待。摒弃个人的主观因素,这种主观因素的体现,不仅仅是“个人”的好恶,也包含着一个人脑海中固有的印象。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优秀与否,确认一件事是否值得做,要警惕这种个人的固有印象。当可量化的标准存在时,必须沿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
           
              作为被评价者,我们首先要明白在任何社会中,这种评价的主观因素都可能会存在。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评价,我们是否可以在最初阶段不尽全力,而表现出一种“努力”以获得最终的优秀评价呢?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做法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比如说,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工作岗位上,永远要尽全力做到“最好”,以实现“敬业”的追求。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描述自己心中评价一个人、一件事的标准,选择这种标题的原因和其可能带来的利弊。要求考生用清晰的结构、缜密的逻辑去写清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给未来的高考作文备考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妙笔生花,洋洋洒洒地写出动人的语言,但是在高考考场上,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从稳妥的立意角度,运用严密的逻辑,缜密的思维取胜。靠逻辑,学语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4 16:45 , Processed in 0.07859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