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回复: 0

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954
发表于 2016-8-12 22: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论共性与个性》)(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
  (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
  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
  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反面的事例太多
  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唱反调的知己》《朋友因“不同”而美丽》等。
  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
  排比好,如:“梅有梅的高洁,竹有竹的翠绿,杏有杏的优雅,没有必要去仿照他人。”(自然)
  有的事例用得好,如:“亮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吧!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都妙在一个‘独’字。中国的古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大铁塔,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
  “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人物也是妙在‘独’字。关羽的忠义,阿Q的‘乐观’,鲁宾逊的坚强,葛朗台的吝啬……只有‘独’,才能体现出人物的风采。”
  “马克思、恩格斯感情笃深,但他们又各有个性;既共同撰写《资本论》,又各自有研究的领域。”
  “李白、杜甫,同是盛唐大诗人,但李白崇尚浪漫豪放,杜甫追求现实沉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07:30 , Processed in 0.06581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