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现象与本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954
发表于 2016-8-12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象与本质
  思想l: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阐释:苹果落地是自有苹果树以来就有的现象,其现象背后也始终包含着万有引力的本质。但只有牛顿最先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需要背景知识的储备,更需要积极的持恒的思维状态。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现象背后的“剩余价值”的本质与他在图书馆地板上踩出的那条小槽是不无关系的。
  思想2:现象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认清真相,事物的本质才容易被揭示出来。
  阐释:“口蜜”是假相,“腹剑”才是本质。《聊斋》中的恶妖往往都是长着“桃花面”的。《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也有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孔。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汝须从行为的果实去认识人。”是的,言行都有假相的一面,但结果却是真的。由于现象的错综复杂性,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不断反复、深化的复杂过程。我们需要客观,需要理性,需要时间。
  思想3:现象有主流现象和支流现象,支流现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只有抓住主流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阐释:我们看报,见这儿是凶杀,那儿是诈骗,便以为这社会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了。报刊所载固然是客观的现象,但这只是社会现象的支流,报刊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集中了一些负面现象而已。事实上,当你走在大街上,却是朗朗乾坤,一派祥和。这才是主流现象。春天也有落叶的现象,但如果我们仅仅看见落叶,就说秋天已经来临,这便是荒唐。一种现象究竟是主流还是支流,这需要我们站到更高的位置上,要有整体的观念。《庄子·秋水》中,河伯见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便欣然自喜,后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方才望洋兴叹。河伯欣然自喜,是因为只见支流现象,便以为是天下之至美,殊不知还有北海,主流现象更是浩瀚,所以后来望洋兴叹。只见支流,以小为大,及见到主流,知晓全局,方知天下有更大者,自己不过井底一蛙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9 16:10 , Processed in 0.0598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