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文学常识] 古诗中的数学赏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954
发表于 2016-8-12 2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字往往给人单调平淡、枯燥乏味之感,但经诗人巧妙地用在诗句中,却使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几十首古诗中包含大量数字,其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合成比喻
    数字入诗常表示比喻,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以潭水千尺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感情本是抽象无形的,拿它与千尺潭水作比,就显得具体可感了。
二、组成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入云际的景象,这种高度上的夸张,突出了山楼的高。“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诗中的“三千丈”用了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忧愁。
三、形成对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千里”虚指由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说明时间很短,两者作悬殊对比,写出了舟行的迅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喜悦兴奋之情,快船快意,令人向往。
四、构成名句
    古诗常用一些数字构成含义深刻、发人深思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数字入诗,以景喻理,告诫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字里行间充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千古佳句,久诵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5 22:10 , Processed in 0.0581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