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回复: 1

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到幼升小衔接阶段,幼儿园都会给大班家长讲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位家长的记录,帮助大家理清头绪,提前做好准备。
       
          一、幼升小如何择校:
       
          1.政策方面的问题。
       
          不太赞成孩子提前入学,尤其是年龄相差有些大的孩子。
       
          2.何为好学校?
       
          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他们所认为好学校的标准就不一样。建议就近选一个相对不错的学校是最好。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多数家长们只能择其一。
       
          3.学校的口碑问题。
       
          好老师比好学校更重要。但同样的问题是:有几个家长能知道哪所学校的老师好?又能做到保证这个好老师能将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很难,貌似期望股票只涨不跌那么难。
       
          4.招生时间。
       
          四月底和五月,基本就是小学招生的高峰。家长们,都要迈出双腿,去实体考察和比较了。
          二、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性:
       
          1.生理上的不适应:孩子在幼儿园,基本是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甚至是保育为主,知识为辅,因为孩子小,更多的是需要身心的呵护和健康的成长;小学则以教授知识为主,保育方面很少几乎没有。而且作息制度和生活能力的要求不同。
       
          2.心理上的不适应:幼儿园基本采取鼓励,宽容的方式,对孩子是纵向的自我比较;但进入小学,为了更严格的要求,老师基本会是横向比较,会忽略一些个体差异,希望在一个起点上的孩子,都能跑得一样快。小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都会不同。
       
          3.规则意识弱:幼儿园是呵护孩子的状态,对孩子的规则要求不多;但上小学后,为了更好的维持课堂记录和提高效率,要求孩子遵守各种规则。
       
          4.自理能力薄弱:幼儿园即使自理能力差点,也有老师照顾。但进入小学后,白天不会再有生活老师,除非是寄宿学校。
       
          5.主动性比较差:孩子在幼儿园,很多时候即使不主动提出需要帮助,可能老师都会主动定期的训练孩子们的习惯或者满足孩子们的一些需求,例如要上厕所,要喝水,要注意增减衣服什么的;但小学里,这些就需要孩子们自己感知和自我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8-4 22: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6.习惯差:幼儿园里,对所有孩子基本都用疼爱和呵护的原则,习惯差的,老师也会尽量容忍和帮忙纠正,去弥补家长在这方面留下的不足。但上小学后,老 师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孩子的很多习惯,也许无暇顾及。尤其是生活习惯,在老师的顾及之外,孩子挑食,孩子不吃饭,孩子不爱卫生,孩子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 的学习用品等等之类的。而这些,也是需要家长提前进行训练和提醒的。
       
          除开上述的不适应的现象之外,还有如下一些也是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
       
          (1)入学年龄提前,以前是七岁入学,现在一般是六岁入学,还有不少家长,让孩子不满六岁也入学;
       
          (2)不同教育阶段的区分;幼儿园是动手和游戏为主,小学是讲述,板书为主。
       
          (3)幼儿园和小学定位的差异;幼儿园注重态度和情感,小学重视知识的传授。
          三、幼升小的入学准备:
       
          1.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发展孩子空间方位直觉的训练。例如对上下左右里外深浅等的辨别训练。
       
          2.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例如在路上和孩子一起玩耍时,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人和事物。看到奔跑的人,可以让孩子猜测:为什么这个人要跑?
       
          3.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尤其是一次性倾听的能力。
       
          因为在小学里,老师讲授的知识一般只讲一次,孩子如何能做到一次就听懂,可能就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4.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生活能力的培养:家长要改变重教育,轻保育的状态了。也许需要双管齐下了。
       
          6.规则意识的培养: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要训练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让孩子知道珍惜时间的概念。
       
          7.任务意识的培养:家长可以交付给孩子某一个责任或者任务,例如洗碗,拖地,或者是摆放碗筷,又或者是其他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定期准时负责任的完成,训练孩子的责任心和坚持力。这些对孩子能够主动的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各种作业,都会有帮助。
       
          8.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这个也很重要。就如上面提到的,不管是生活方面的需求,例如喝水,上厕所;又或者是学习上面的需求,如果不懂,孩子如何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懂可以提问,可以寻求帮助,诸如此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18 19:30 , Processed in 0.0634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