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回复: 0

8招让孩子自信地面对小学生活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幼升小,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而不少准小学生对小学生活也有一些恐惧、害怕的心理,体现出缺少自信心。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1、了解孩子是否具备上小学所需的能力。
       
          家长要在宝宝进入学前,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孩子的作息时间、各种生活能力(自我管理、与他人交往、应付突发事件、安全意识等)、心理素质等。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幼儿园的开放活动中,在于教师的沟通中,全面了解孩子,然后要在上学之前有侧重点地进行训练。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不同于幼儿园,孩子要完全靠自己自理。所以,家长对孩子要逐步减少照顾,要让他学会自理,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如会开关窗户、扫地、擦桌椅,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等。
       
          3、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到了幼儿园大班,有意识地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点心和午餐,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教育孩子用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4、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
       
          孩子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入手,让完成任务的责任心成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师安排的任务,督促孩子完成,孩子完成任务要予以鼓励。
       
          5、培养孩子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多彩的生活天地,培养孩子和群、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作用、小游戏活动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
       
          另外,多给孩子们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让他们知道与年幼伙伴交往,他们既是哥哥、姐姐,又是活动领导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既要关心小伙伴,又要发挥领导才能,说服年幼伙伴服从自己和信任自己,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走出家门,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使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6、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
       
          暑假期间,我们家长可以在假日期间的周一到周五培养孩子按照小学上学的时间起床、穿衣、吃饭,给孩子安排有意义的内容。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学会控制自己行为。
       
          7、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
       
          在自理能力、简单的劳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在鼓励孩子进步的同时,对于孩子做不好的事情告诉他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做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过程,让他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8、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家长要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情。画画活动、听故事回答问题并复述故事、下围棋等安静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另外,还要让孩子多熟悉小学生活,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在休息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多带宝宝到附近的小学去参观,请将要去的那所小学的学生介绍相关的小学生活,使孩子充满向往小学生活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9 20:43 , Processed in 0.0591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