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回复: 0

[国学文化] 小学新语文:没有拼音之前,怎么学汉字?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东学堂语文的教学理念“新语文”,正是要帮助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多关注一些、多想一些,产生全新境界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我们也特别开辟了“学点儿新语文”栏目,每期邀请不同的老师来发现生活中的知识点,引导我们懂得学以致用,帮助更多的学员和家长朋友们,回到生活中,“学点儿新语文”。
       
          【没有拼音之前,我们是怎么学汉字的?】
       
          拼音输入法,真是各个领域的一个神器。而且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死忠用户。可是话说我们没有拼音的时候,是怎么认字的呢?难道是自助脑补?
       
          时间切换到东汉时期,出现了传统的汉字注音方式,直音法。
       
          主要考虑到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从字形中看出读音来,所以需要记音符号给汉字注音。直音法为最古老的注音法,即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如“难,音南”。这个方法刚开始使用时,的确是大大的满足了人们渴求认识更多汉字的需求。可是慢慢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生僻字,即便是注了音也很难读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高大上的方法就腾空出世了。我们叫它反切法。关于反切法究竟是什么人发明的,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人给个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反切的最早使用是在东汉末年。
       
          说起这种用法还真是挺神奇的,它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
       
          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和声调。如:“唐,徒郎切”
       
          反切上字“徒”与被切字“唐”同为t声母(古代同为“定”母);
       
          反切下字“郎”与被切字“唐”同为ang韵母阳平(古代同为“唐”韵平声)。
       
          说到这里忍不住我们用反切来试试,“东学堂”在那时候是怎么切的呢?
       
          “东,德红切”,“学,胡觉切”,“堂,徒郎切”
       
          看起来很有意思吧,有没有引起你的好奇心,想试着切切自己的名字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字音也产生古今的差异,合于前人用的反切对于后人来说就不一定都很合适。这种带有局限性的注音方法已只能成为历史,但是今天的反切学习有助于阅读古籍和从事汉语史的研究。
       
          在《现代汉语》中介绍,还有一种传统的汉字注音方式叫字母注音法,是使用专门设计的表音字母来给汉字注音,比如“五四”运动时期的“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等。
       
          回顾一下历史,左想想、右看看。还是拼音最好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7 05:50 , Processed in 0.070873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