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回复: 0

[成语典故] 得意忘形的意思和出处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6: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来讲讲这个得意忘形的成语故事。得意忘形的意思是形容人因为高兴而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形体;样子。这个词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指高兴得忘记了自身形体的存在。现在似乎往往被用作贬义词,来形容恶人得志的样子,出现这个词的时候,一般可能就会紧接着噩运临头了。甚至于现在这个词的意思有点接近于“乐极生悲”了。但实际上它的起源并不是这样的。
  这则成语出自《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又名嗣宗,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样,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对司马家族的统治也抱有轻蔑和厌恶的态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们七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人当中,阮籍大概是最为疯癫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中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这就是得意忘形的意思的最早出处。也有人说,当时这些隐士有一种类似于今天的毒品的药剂,叫做“五石散”。吃了之后就兴奋得疯疯癫癫,并且身上的皮肤变得非常敏感以至于穿不了平常的衣服,只能穿宽大飘逸的衣服并且兴奋地跳舞,仿若仙人附体一般。当然这是传说,没有正史记载,但我认为还是很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1 13:55 , Processed in 0.04878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