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回复: 0

[成语典故] 不远千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6: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远千里一般用来比喻不畏路途的遥远。下面是关于不远千里的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孟子来到魏国。梁惠王接见了孟子。他对孟子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国,一定是想要给我国带来利益吧?”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如果君主开口就说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开口就说怎样对我的封地有利,老百姓一开口就说怎样对我自身有利,这样人人都追逐一己的私利,那就十分危险了。”孟子又接着说到:“在一个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他们国君的一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谋杀国君的一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大国的大夫能从国家的万辆兵车中获得一千辆,小国的大夫能从国家的千辆兵车中获得一百辆。这而大夫们的财产十分富足,但他们却似乎永远也不会满足,所以请您不要再宣扬私利。”梁惠王听了,深受触动,急忙向孟子征询解决的办法。孟子回答说:“讲究仁义的人绝不会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究仁义就足够了。”
  在庐山看来,孟子的仁义主张虽好,但在当时的世局下就是虚话。以仁义治国,以人治治国,便又回到周朝的天子礼数。实在不适于大争之世。战国初期,信奉仁义的鲁国崩塌,各国开始逐渐实行新政。此时,若不变,而恪守所谓仁义之道,就不是真的大仁大义,当亡国的那天,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我想这样也违背了孟子的本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 14:21 , Processed in 0.11119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