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回复: 0

[童话故事] 中国童话故事——刻舟求剑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6: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  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典  故】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  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寓  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14:42 , Processed in 0.05666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