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4|回复: 0

让宝宝自己动手来学习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1: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手是宝宝获取知识经验必不可少的方式,杜威的“在做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都清楚地阐明了动手对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过去,我国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学生都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操作学生看,其弊端已尽人皆知——培养出的人大多数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只会说不会做……
          为扭转这种局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幼儿园逐渐出现了活动区教学模式。如今,这种教学模式已被全国大多数幼儿园所接受。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活动区教学日趋完善,课堂教学与活动区教学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关系。
          活动区教学与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活动区教学凸显了幼儿的操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直接灌输给幼儿知识,而是将所教知识物化到材料中,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自己获取或发现其中的知识信息,同时获取相关经验与技能。
          活动区教学的全过程均体现出幼儿选择材料的自主性、学习的操作性以及对知识的自我发现。
          由此可见,操作材料或学具是活动区教学的关键,没有操作材料或学具,就根本谈不上活动区教学。并且操作材料或学具的性质与数量直接决定或影响幼儿的学习质量。
          如何才能设计出科学适宜的操作材料或学具呢?这是近十几年来幼儿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她们的热情、她们的创造性、她们的奉献精神均通过她们所设计制作出的大量新颖独特的操作材料与学具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设计的《幼儿园区角操作活动150例》一书,展示了为小、中、大3个年龄班幼儿设计的包含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数学区、美工区以及综合区的一大批活动材料与学具。这些学具并不昂贵,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却凝聚了幼儿教师的奇思妙想与敬业精神,显示了幼儿教师的心灵手巧与独具匠心。
          更为可贵的是,她们围绕这些材料或学具设计出丰富有趣的活动,并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要点与指导建议。这些来自实践的优秀成果,形象生动、极具创意、操作性强,可以为广大幼儿教师借鉴,用于自己的区角活动教学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2:40 , Processed in 0.08007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