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探索发现] “桃花源”何处寻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那篇千古名作《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安乐的理想社会,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风光尤其令人神往和称羡。但也有人指责桃花源是根本不存在的“乌托邦”。“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目前还是一个难解的谜。
  桃源县和苗家寨
  湖南桃源县西南15千米的水溪,俯临沅水,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被人称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唐、宋、元、明都在此建有寺观、殿宇,清光绪十八年(1892 年)又重修了“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观、祠、亭、洲,诸如“桃花观”、 “探月亭”、“水源亭”等。刘自齐在《〈桃花源记〉与湘西苗族》一文中认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那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图景,并非是作者的凭空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同时,其他如武陵地区苗族人民素有对桃树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风俗等,都能说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指武陵地区的苗家社会。然而,除了桃源县或苗家寨被大诗人陶渊明选作《桃花源记》原型的现实境地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
  宿城山
  古代海州即今连云港市地区有两个武陵的地名:一个是载入《魏书》的 “武陵郡”,故城遗迹犹存,在今赣榆县沙河城子村;一个是云台山脉的宿城山西麓,至今保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江苏连云港的宿城山凹,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这样一个僻在“东海隅”的天然巧成的“坞壁” 堡垒,中间却是一片坦荡美丽的川原,山畔竺篁摇曳,地名大竹国。这样的世外乐土,与诗人在文中描绘的景色十分相似。更重要的是:诗人陶渊明曾亲自到过这个地方,他在着名的《饮酒诗》里写道:“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南唐诗人李中早就意识到陶渊明到过宿城山;苏东坡也知道陶渊明吟咏过宿城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5 00:20 , Processed in 0.0639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