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回复: 0

[探索发现] 寒山寺古钟之谜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首七绝是唐代诗人张继吟咏苏州寒山寺的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由于张继的吟咏成为名扬千古的游览胜地。特别是使张继写出声情并茂诗句的那口钟,更使中外游客无不为之向往。日本游客每年在岁末之夜都要专程到寒山寺聆听 “夜半钟声”,并以此为荣。有趣的是,因为张继诗中提到了“夜半钟声”,竟引起了一场持续到清代的笔墨官司:宋代着名文学家和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一书中指责张继“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因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但他的指责却受到后人的普遍反对,因为寒山寺一直是夜半敲钟的。可见,欧阳修的批评指责实在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由于这场笔墨官司的渲染,寒山寺真成了“寺以诗显,钟以诗名”的游览胜地了。然而,使张继诗兴大发和使历代游人慕名而来的这口古钟如今何在呢?为什么现在寒山寺只有一口清代所铸的钟和一口日本制的钟呢?
  古钟下落之谜
  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五代梁天监年间( 5 0 2 ~5 1 9 年)。到唐代才改名为寒山寺。这口钟也是当时所铸,至元朝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祸,以后虽经多次修建,却屡遭火灾,日趋败落。那口有名的古钟也不知去向。那口珍贵的古钟究竟哪里去了呢?康有为在庚辰年(1880年)二月二十五日到苏州寒山寺游览,写下了一首七绝:“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勿使丰干又饶舌,他人再到不空空。”在题款中又云“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 康有为博学多览,所云必有所据,可惜未点明出处。无独有偶,日本人也认为古钟流入日本。伊藤博文在赠钟铭文中说:“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于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他究竟据何“所闻”,于今也无从查考,实在是令人十分惋惜。寒山寺古钟究竟在何处之谜,仍有待人们去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1 23:53 , Processed in 0.0518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