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探索发现] 新疆考古之谜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辽阔美丽的新疆,有许多历史遗迹,有些已被发掘,还有很多深埋于地下至今不为人们所知。这些都给新疆增添了无限的神秘,令许多中外考古学家们为之向往。而在那些已被世人所发掘的古遗址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未解之谜,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困惑和遗憾。
  高昌王陵墓之谜
  在着名的吐鲁番火焰山下,有两片古墓地—哈拉和卓和阿斯塔那古墓区。古墓总数近千座,大部分是古代高昌国时期的墓葬。古高昌国建立于公元5 世纪中叶,其都城即是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在高昌国先后称王的有阚氏、张氏、马氏、麴氏,其中麴氏称王时间最长,传十代,历时140 余年。直到公元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地区设西州时,高昌国才亡。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这两片墓区中,当年高昌国宫廷中的王亲国戚大墓均有发现,但迄今却未发现一座高昌王的陵墓。寻找高昌王陵墓仍然是新疆考古工作中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彩色陶罐之谜
  在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水库旁一座古墓中,曾出土了一件彩色单耳小陶罐。罐高14.8 厘米,口径9.5 厘米,底径5.5 厘米。这是一件敞口短颈、鼓腹圆底的陶罐,在颈腹间有一宽带状的单耳。陶罐为手制,外涂一层土红色的陶衣。陶衣上通体涂绘暗红色的花纹。陶罐颈部是上、下两排三角形花纹,腹部为上、下两个三角形花纹演变而成的勾连的涡卷纹。耳柄上绘有斜纹方格网状纹。口沿内壁还绘一圈带纹。整个陶罐制作精巧,色泽艳丽,纹饰醒目,是一件美丽的原始艺术品。令人惊异的是,在哈密哈拉墩地区和乌鲁木齐南山阿拉沟地区的古墓中,均发现同样的陶罐。这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创造?陶器上彩绘三角纹、涡卷纹的花纹表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深腹青铜釜之谜
  1983 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兰州湾子古石沟建筑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一件十分精致的青铜釜,釜高50.5 厘米,釜口径为33 厘米,其形状为直口折沿。釜深,双耳直立口沿上,釜下部为喇叭形高足。使人感到惊奇的是,与此类青铜釜相雷同的文物,近年来在新疆天山南北一些地区都有发现,甚至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等中亚草原地区也有发现。此类青铜釜主要发现在草原地区,那么这究竟是哪一支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的遗物呢?至今尚是学术界的待解之谜。
  桂叶形石镞之谜
  在新疆境内,考古学家曾在一些遗址点发现了大量细石器。这是一类用坚硬的石质作原料,采用压制的方法打制而成的细小石器,器形有细石叶石器、刮削器、石核、石镞或石矛,其细石叶石器,一般长仅2~5 厘米,宽1 厘米左右。这类细石器遗址是属于新疆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但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在罗布泊地区发现的一类桂叶形细石镞(矛),其外形打压制成桂树叶子状,石镞(矛)表面压琢成通体鱼鳞状,十分正规精致。此类桂叶形石镞(矛)的典型器物竟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克罗马农人所使用的桂叶形石镞(矛)完全相同,为什么会如此巧合?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结果吗?那么又是谁传播的?这是新疆古代文化研究中的又一个“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9 09:24 , Processed in 0.0573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