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探索发现]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但是,关于这样一部伟大的着作,由于年代久远,至今在许多方面依然众说纷纭,无法做出定论。孔子是否删过《诗经》就是一个悬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诗经》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文学价值,所以对它的作用、编订者、编着年代等问题,不大可能进行探讨。直到汉代,司马迁为了写《史记》,才对《诗经》及孔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孔子删《诗经》的观点。这种观点就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不断得到补充、发展。
  主张“删诗说”的理由
  主张“删诗说”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汉代距离春秋、战国不远,司马迁所依据的材料自然比后人要多,也更加可靠。第二, 古代大小国家有1800 多个,一国献一诗, 也有1800 多篇, 可见古诗本来是很多的。孔子从前人已收录的300 多篇诗中选取305 篇编为集子作为教科书是可能的。第三,对照书中所引,可知《诗经》中有全篇未录的或录有章句等情形。这种情况也与删《诗经》吻合。
  与“删诗说”截然相反的观点
  最早对孔子“删诗说”提出异议的是唐代的孔颖达。他在为《五经》作疏时,发现司马迁《史记》中的叙述与先秦典籍对《诗经》运用情况不相符合。于是,到宋代就形成了反对“删诗说”之风。近代的顾颉刚、钱玄同、范文澜等都基本上持这种观点。归结起来,反对孔子“删诗说”的主要理由是:第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乐,演奏十五国风、雅、颂的各部分,其中的编排与今天的《诗经》大体相同。而据现在的资料看,孔子当时只有8 岁,根本不可能删《诗经》。可见孔子之前就有和今天《诗经》的编次、篇目基本相同的集子。第二,孔子自己只是说“正乐”,并没有说删《诗经》;再说孔子返鲁 “正乐”时已经69 岁,如果删《诗经》该在这个时间,为什么在这之前他一直是说:“《诗经》三百”呢?第三,《诗经》中有不少“淫诗”,这些不符合孔子礼乐仁政思想的诗,为什么没有被删掉?第四,先秦各种史籍所引的诗,大多数见于今天的《诗经》,据王士《古诗选》、沈德潜《古诗源》所辑逸诗,不过5 首。这说明《诗经》在当时只有300 篇。即使孔子删过《诗经》由于他在当时只是诸子中的一家,影响不是很大,更不可能影响到他以前的着作。上述两种观点,唇枪舌剑,论战了1 0 0 0 多年,至今仍争议不休。看来,孔子是否删过《诗经》的确是一个难解的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22:39 , Processed in 0.0602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